第467章 各方猜疑
作者:塞外流云      更新:2021-03-14 05:09      字数:5247
  这个问题,还不是胤祯最担忧的,即便是八哥公开争储,鄂伦岱也只敢暗里使劲,除非是八哥敢撕破脸面,孤注一掷,不过,以八哥的心性,还做不出这种事,号称‘贤王’的八哥若是做出骨肉相残的事情来,八爷党也就该分崩离析了。
  胤祯如今担忧的是老四乘乱挑拨或者是制造事端,以老四与邬思道的风格,定然会利用他与鄂伦岱的矛盾,老四的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殊为难料,想来,他会尽出手段以挑拨自己与八哥的关系。
  见几人都默不言声,胤禄不由轻声报怨道:“真想不明白,皇阿玛怎么把鄂伦岱任命为九门提督?”
  “十六爷这话可谓是切中要害了。”方苞闻言含笑道:“皇上为何要任命鄂伦岱为九门提督?皇上此举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其背后是否另有深意?咱们必须先清楚皇上的意图,才能有的放矢。”
  “皇阿玛每遇大事,皆分外谨慎。”胤祥沉吟着道:“此举直接牵扯到储位之争,皇阿玛中风可能糊涂,但应该不会草率下旨更换九门提督人选,九门提督之重要性,皇阿玛岂有不明之理?”
  “十三哥这话有理,但也不能就此排除皇上此举乃是无心之失。”胤祯侃侃说道:“皇阿玛中风昏迷,清醒之后,龙体虚弱,人在虚弱时,最缺乏安全感,更何况是处在皇阿玛的位置,而且二哥又曾经有过谋逆之举。
  因此,皇阿玛在清醒之后,加强防卫,更换九门提督以防止再度上演逼宫一幕,是很正常的反应,之所以任命鄂伦岱为九门提督,自然是因为鄂伦岱与我有隙,不可能被我招揽的缘故。”
  “十四弟这话确实让人信服。”胤祥含笑道:“不过,即便是无心之失又能如何,还不是不能离京。”
  闻听这话,方苞神情肃然的道:“十三爷此言大谬,若是此举乃皇上无心之失,十四爷则可放手施为,无须有任何顾忌。”
  这话一出,胤祯、胤祥、胤禄都看了过来,胤祥笑道:“方先生早有谋划?快说出来听听。”
  “谋划谈不上。”方苞沉吟着道:“皇上若是刻意为之,此事便须分外谨慎,我以为,皇上不是防范十四爷,而是在逼十四爷谋逆。”
  逼胤祯谋逆!听的这话,胤祯三人都是一呆,这是什么意思?康熙疯了?
  楞了一楞,胤祥才道:“先生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此并非惊人之语。”方苞呷了口茶,才缓缓说道:“十四爷这些年来的所做所为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干和过人的眼界,更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表率,皇上已是两次夸赞十四爷堪为群臣之表率,可见皇上对十四爷是极为满意的。
  但皇上为何在立储一事上,犹豫不决,迟迟不肯立十四爷为储君?试问一下,诸皇子中,还有谁比十四爷更适合为储君的?
  皇上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十四爷这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太过惊人,不论是性情,才华、眼界、见识皆是迥异于之前,甚至可说是判如两人,皇上担心眼前所见,皆是十四爷为争储而伪装出来的表象,是故,便刻意将十四爷陷入险境,加以试探。这是其一。”
  听到这里,胤祯后背登时就惊出一身冷汗,连方苞都能看出自己这几年的前后变化差异如此之大,自小就看着自己长大的康熙岂有看不出之理?又岂能不疑?方苞不愧是大才,这一点,从来就没人提及过,日后,可得多加小心。
  胤祥看了胤祯一眼,轻笑道:“方先生这话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不过,却是一语中的,自十四弟出手倡建农学院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就连性子也沉稳了许多,皇上有此担忧,亦在情理之中。”
  这事,胤祯自问得解释一下,以免他们瞎想瞎传,当下,他便含笑道:“以前,我也不敢有非份之想,跟着八哥他们,也就图个不受排挤,不遭打压,自然是无心上进,率意而过。二哥被废黜太子位,让我看到了希望,事以才处处约束自己,开始专心于国事,以天下为己任。”
  胤祥惊讶的道:“那时,二哥刚复太子位,十四弟在那时就看出二哥终究难以保住太子之位?”
  “十三哥到现在,还不相信我的眼光?”胤祯却是不答反问道。
  “相信,相信,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胤祥轻笑道,说着话题一转,道:“方先生方才说了其一,看来还有其二?”
  方苞微微颌首道:“十四爷文武双全,才华才众,兄友弟恭,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为君与为臣却是云泥之别,一众皇子,从大爷至十六爷,个个皆是资质出众,英武超凡之辈,十四爷这几年招揽十三爷、十五爷、十六爷,拉拢八爷,九爷、十爷,劝降二爷、宽待四爷,建议探视大爷。
  可谓是全了兄弟手足之情,为臣自然是楷模,可一旦为君,如何驾驭这许多英武不凡又野心勃勃的兄弟?
  鄂伦岱是八爷党大员,他在这种情形下出任九门提督,必然会引发八爷的野心,正如十四爷所说,八爷一旦公开争储,三爷、四爷等有争储欲望的皇子都会闻风而动,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四爷海军此时远在南洋,在不能借助武力的情形下,十四爷如何驾驭这种局面?这应该才是皇上的真正用意,这是其二。”
  胤祯点了点头,这话也有道理,自己屡次提出欲放出老大、老二以远征海外,为了迎合康熙的欢心,对老四也显的过分宽容了些,而且自己排位又是老十四,康熙担心自己驾驭不了一众野心勃勃的兄弟,亦在情理之中。
  胤祥眉头一扬,欣喜的问道:“先生的意思,皇上是借此机会考察十四弟是否具备储君的能力?”
  “不完全如此。”方苞含笑道:“经过前太子的两度废立,皇上在立储一事上变得极为谨慎,但是立十四爷为储的倾向还是很大的,这不仅是考察十四爷的能力,也有借此观察十四爷不足之处的意思,以便日后有针对性的点拨教导。”
  胤祥点了点头,道:“听先生的意思,还有其三?”
  “其三只是次要的。”方苞说着,又呷了口茶,才缓缓说道:“皇上宽厚仁和,大清之所以能开创出今日之局面,皆因皇上以宽为政,善待士绅子民,宽待文武百官,皇上自然是希望能延续这种宽松局面,让大清盛世得以延续下去。
  十四爷在对待南洋土著一事上,略有残暴之嫌疑,我估摸着皇上也有借鄂伦岱这个仇敌来试探十四爷本性的意思。”
  胤祥轻松的笑道:“呵呵,经先生如此一说,鄂伦岱还真是块不可多得的试金石,这如今这情形下,还真是没人比他更适合做这九门提督了。”
  胤祯心里却是暗赞方苞思虑周全,康熙未必有此意,但若是不注意这点,日后,必为康熙所诟病,看来,以后,最好是光做不说,或者是找个替罪羊,登基了再说。
  略微沉吟,方苞才肃然道:“十四爷,皇上有可能是无心之举,但刻意为之的可能性更大,窃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胤祥皱眉头思忖了片刻,便看向方苞问道:“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策,可八哥他们岂会轻易放弃?三哥、四哥也不会善罢甘休,如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先生可有妙计?”
  “我亦是仅仅有此想法,却并无良策。”方苞微微摇了摇头道。
  康熙无心也罢,有心也好,能将这场即将暴发的争储危机化为无形,自然是上上之选,胤祯拧着眉头苦苦的思索着,如今这局势,八哥他们按兵不动,老三、老四就不敢妄动,只须防备老四暗中挑拨即可,那将会轻松很远。
  可如何才能让八哥他们死心?如今不能借康熙的势,自己又无法力压八哥,八哥凭什么收手?
  *
  雍亲王府,后花园,南院小屋。
  胤禛与邬思道二人一站一坐,皆是沉思不语。
  伫立在窗前,望着满园的春色,胤禛却是微皱着眉头,畅春园封锁了消息,康熙的病情显然已到了不可预知的地步,但康熙短暂的清醒后却不立储,而是更换了九门提督人选,这就显得很是诡异了,难道康熙病危是个陷阱?
  就算是陷阱,他也得跳,结局还能坏到哪里去?无非是圈禁而已,比起远征欧洲也差不到哪里去,不得不说,康熙的手段确实是高,仅仅换了个九门提督,整个京城的局势就为之一变,不费吹灰之力就瓦解了老八与老十四的联盟,只是康熙如此做的目的何在?
  听到身后有响动,转过身来,胤禛便见邬思道正在沏茶,心知他已经想好了,便折回桌边坐下,道:“邬先生,是否觉得这象个陷阱?”
  邬思道端起茶杯呷了几口,才道:“四爷,陷阱的可能很小,皇上最为重名,六旬大寿的万寿庆典普天同庆,可谓是旷世之庆典,这是要载入史册的,皇上岂会以此为代价设局?况且,皇上饮酒过量,亦有不少人目睹,而中风亦是年老者易患之病症,饮酒过量引发中风,并不鲜见,因此,皇上中风昏迷,应该不假。
  皇上于短暂清醒之后,更换九门提督,不论是仓促为之,还是深思熟虑,就不需要四爷耗费心神去琢磨了,因为对四爷而言,局势越乱越好,局势越乱,四爷才有乱中取胜的机会。”
  胤禛点了点头道:“邬先生所言甚是,局面越乱对我们越有利,但若皇上无恙,局面再乱,又有何益?”
  “不管皇上有恙无恙,只要畅春园封锁消息,对四爷而言,皆是机会。”邬思道沉稳的说道;“四爷行事,又非明刀明枪,何须顾忌太多?先花大力气将水搅浑了再说,唯有京城大乱,四爷方才有机会,否则,半分机会也没有。”
  胤禛诧异的望了一眼邬思道,不解的问道:“皇上无恙,即便将水搅浑了,又有何益?”
  “四爷没看明白?”邬思道微微一笑道:“不论皇上是属意十四爷还是属意八爷,总之,皇上目前没有属意四爷的意思,皇上不过昏迷几日,京城就乱成一团,皇上对十四爷和八爷是何印象?会不会怀疑他们的能力?会不会推迟立储的时间?所以说,即便是皇上无恙,四爷只要能将京城搅乱,也算是小胜一场。”
  小胜什么?一旦去了欧洲,何年何月才能回京,即便推迟立储,又与我何干?不过,胤禛马上就反应过来,如果康熙真是对老十四和老八不满,自己大可以摔断只手脚,不就能够如愿留在京城了?届时,将‘粘杆处’打发得远远的,看老十四怎么抓我把柄?
  搅浑水,怎么搅,现在手上能用的人实在太少了,想到这里,胤禛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粘杆处’的人马大多都已经南下了,短时间,到哪里去召集人手?
  邬思道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四爷可是觉的人手不足?”
  “邬先生有办法?”胤禛狐疑的问道。
  “这事不急。”邬思道呷了口茶才道:“鄂伦岱新任九门提督亦需要时间整合手下人马,京城还能平静几日,四爷可以从容召集人手,暂且让鄂伦岱集中精力整合属下人马,以便八党提早公开争储。”
  胤禛微微点了点头,是该让老八他们尽快出手,他方好暗中行动,略微沉吟,他又颇为担忧的问道:“皇上如果很快就清醒过来,又该如何?”。
  邬思道自失的一笑道:“还能如何,只能算是白忙活一场。”
  *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众皇子阿哥们忙着商议应对之策,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们也没闲着,或是在家闭门枯坐,搜索枯肠以确定该如何站队,或是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分析哪个皇子的赢面更大,又或是一党中人聚而高谈,细论得失。
  虽然只是调换了一个九门提督人选,但赢面最大,呼声最高的十四爷十四党却是倍受冲击,康熙的不信任,八爷党的脱离,让十四党实力大减,十四爷的威信亦被削弱不少。
  人人都预料到八爷党必将卷土重来,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八阿哥胤禩绝对不可能坐失良机,八阿哥与十四阿哥,谁能最后胜出,谁也难以预料。
  一时间,廉郡王府、恂亲王府都是门庭若市,前来打探消息的大臣们络绎不绝,就连李光地、张鹏翮、萧永藻、马齐、王掞、、温达等上书房大臣府邸亦是来客不断,纷纷前来打探康熙病情,探听八党、十四党虚实。
  够不上份量的官员则直接去自己的上司好友处打探消息,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锣声不断,肃静回避的喝声此起彼伏。
  这种异常的情形自然马上就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恐慌和猜疑,纷纷四出打探消息,康熙中风昏迷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散播开来,京城的百姓就算不是都见多识广,那也是耳熏目染,最基本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那是谁都明白的,一旦康熙驾崩,新君登极,又是什么光景,谁也说不准。
  康熙在位这几十年,至少大家还能吃饱穿暖,还能有个安稳日子,因此,消息传开之后,整个京城是家家上香,户户拜佛,自发的为康熙祈福,京城内外的寺庙、道观亦是人满为患,一众僧人也将万寿经换成了《金刚经》、《地藏经》、《波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祈福消灾的经文。
  紫禁城后宫,上至皇太后,下至答应、常在,也都自发的斋戒,并在佛堂为康熙颂经祈福,这倒不是应景,纯粹是出于真心,康熙若是驾崩,她们就是进冷宫的下场。
  *
  整个京城,最意得自满,踌躇满志的该是鄂伦岱与八阿哥胤禩,而最郁闷的则该是隆科多了,这九门提督还没做的二年,便被无缘无故的给革掉了,若说不郁闷,那是自欺欺人。
  隆科多自然清楚自个是八党与十四党党争的牺牲品,因此,听闻消息后,他稍稍琢磨了阵,便赶往恂亲王府,他心里很明白,若是下东山再起,除了十四爷,没人能够帮他。
  在恂亲王府递了名帖,隆科多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十四爷会不会见他?要等多长时间?见了面又该如何说话?诉苦,那是万万不能的,求职,如今也早了点,他猛然想起了胤祯吩咐监视四阿哥的事情,对,就以汇报这事为由。
  正自胡思乱想,却见进去禀报的知客飞快的跑了出来,不及行礼便道:“隆大人,恂亲王亲自出来迎您了,这份殊容,您老可是头一位。”
  十四爷亲自出来迎接自己?隆科多顿觉心头一热,官场上都是人走茶凉,想不到十四爷竟然如此重情义,当初投向他,倒也不算走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