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者:
雾十 更新:2021-03-18 10:08 字数:5263
天知道这样的直男癌到底是怎么做到还没灭绝的。
武贤法师正巧听到,又或者可以说对方就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那个时候,武贤法师已经因为凶残的武力值而在益州威名远扬,可是她的领军能力却还没有得到多少认同,有的是人质疑她的能力。好比在选拔自己亲卫方面,有些脑子拎不清的,不顾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就一心想要指手画脚、借机闹事。
武贤法师的反应就是打到对方服为止。脑子不清楚?那就打到清醒;热爱传播八卦,那就打到没人再敢说半个字;便是觉得葵水也没什么,觉得那妹子根本就是在装,没事找事的……武贤会亲自教他做人。
踩着对方那二两肉道:“疼吗?能站起来接着打吗?是装的吗?!”
一连三个问题,问的全场哑口无言。
与此同时,卫玠躲在马车里,也在听旁边他阿姊派来保护他和晋江疾医的妹子讲述这段过往。不是他们这边的战争有多么轻松,让他们可以如此闲情逸致,而是卫玠还是忍不住的想要担心枣哥,如今还要加上熠姐。晋疾医看了出来,所以他便使了个眼色,让几个妹子七嘴八舌的开始分散卫玠的注意力。
这招挺成功的,卫玠对他阿姊和阿兄的过往一直好奇,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对他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可卫玠又不傻,怎么可能相信兄姊的那些话。
“没想到阿姊还这般被人质疑过。”卫玠一脸心疼。
在别人看到的是武贤法师霸气收拾全场的时候,卫玠看到的却是他阿姊的举步维艰。她明明那么优秀,就因为她是女子,所以世人对她的苛求就要严格十倍、百倍。这一点都不公平。
几个妹子互相看了一眼,会心一笑:“不公平又如何,我们依旧比他们强,头儿说这样打脸会更爽。”
“头儿”就是这群妹子对武贤法师的称呼,她是她们的头儿,是她们的信仰,是使得她们成为今天的自己的那个人。
看上去最弱的妹子,其实是武力值最高的那个:“每次有人挑衅的时候,我的伪装都能帮我以最轻松的方式赢下更多的人。看着他们目瞪口呆、结结巴巴的样子,简直不能更好玩。如果我说上一句‘我是我的姊妹里最弱的’,他们的表情会变得更有趣。我蛮享受的。”
看上去最漂亮花瓶的妹子,却是军师一样的人物:“总有人因为我这幅皮囊而小看我。当我反杀的时候,就是我最愉悦的时候。”
看上去不啃不响的妹子,最会演戏:“被我骗过的人,九成还相信着我,到底谁才是胸大无脑的傻子?”
晋疾医眼中的防备都忍不住多了几分,六娘(卫熠)到底是从哪儿找的这么一群恐怖的女人的?!
卫玠却觉得:“可不公平还是不公平啊。这是不对的,阿姊和阳平公主会修正这个不对!”
也许当下还无法做到,但早晚会做到的,几十年、几百年,只要是正确的权利,那就总会有人抗争下去!
几个妹子齐齐看着卫玠,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表情,心中却都不可避免的被触动了一下。是的,说到底不公平就是不公平,若她们真的觉得无所谓,也就不会意难平的打人脸了。
她们一起想起了攻下成都那天,自家头儿坐在城墙之上,眺望北方的柔情。
有人打趣问头儿,是不是在想京城等着她功成名就后回去娶他的情郎。
头儿却说,情郎再好也没有弟弟好。
“传说中的卫家三郎?”
“听说郎君的容貌天下无双。”
“真想看看啊。”
“总有一日定会介绍你们与他认识,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容貌远不及他内心之美的十分之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武贤法师心中,她阿弟永远都像是闪着光那般璀璨夺目,惊艳时光。
时至今日,几个妹子终于确定了,自家头儿对卫玠的评价还真是没夸张。
卫玠趁机夹带私活,出其不意的问道:“我阿姊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武力值最高的妹子,有武力,没脑子,抢在军师之前顺着卫玠的话就说了句:“没事,带着大半的人,消灭一场小规模的战争都足够了。”
军师妹子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对同伴的智商深感抱歉。
卫玠却见好就收,没再继续把那层窗户纸彻底捅破,他只想知道他阿姊够不够安全而已,并不会提出出什么为难这群妹子的要求。
军师妹子心领神会了卫玠的意思,在十分意外的同时,却反而敞开了和卫玠说了不少其他妹子的事情来安卫玠的心。
亲卫队里的各个妹子,有不少都点亮了不同的神奇技能。
好比此时此刻,作为侦察兵,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剃了光头的妹子,她是真.出家人,是朝廷当年派到武贤法师身边,负责照顾替身僧的比丘尼之一。她最大的特长就是认路,踏遍千山万水,也不会迷路的那种。堪称智能gps,人体导航仪。
不要小看认路这项技能,尤其是在“绿化”特别好又没有过于精准的地图的古代,上山入林,妹子都不在话下。
不一会儿,妹子就给武贤法师带回了准确的消息:“过了小树林,就是汲郡的荡阴城了,如果我没判断错,应该是城南,就挨着正南门。”
武贤法师点点头,看向另外一个包包头的妹子。
包包头妹子负责的是情报工作,她是卫家当年给武贤法师准备的帮手,退可当婢子,进可玩情报,出身的便是给枣哥最早打听全国八卦的那个班底。她最出色的地方,其实不在于对信息的整理,而是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其准确率和会预言的净检法师也没什么区别了。江湖人称神棍。
神棍妹子这次也没辜负武贤法师的期望,小声回答:“有可能是圣驾。”
“!!!”
一直屏住呼吸、尽可能降低不存在感,不让那边战场人的人发现的妹子们,都不约而同的睁大了眼睛。
圣驾?什么鬼?我的耳朵出现幻听了吗?
“派两个人去通知拓跋六修!快!”
第190章 古代一百八十七点都不友好:
天子本该稳坐龙椅,不要说出现在荡阴了,他一般连皇宫都很少出。这真的有可能吗?
武贤法师陷入了沉思,晋惠帝出现在这里,还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切的起因,还要从拓跋六修远去北疆收复鲜卑各部,顺便把匈奴揍的哭爹喊娘……之前说起。
名义上,卫玠是被匈奴质子刘聪绑架的。
当这个消息在洛阳传开后,就像是点燃了一个装满了简易炸弹的炸药桶,朝廷上下、世家内外全都群情激发,甚至还有太学生组织集体请愿,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朝廷能够对匈奴出兵,不要怂!卫玠绝想不到,他可以重要到这种程度。
但是,这就是事实。
对于世家集团来说,卫玠是刚刚兴起的海外挖金业务的联络人,没了他,谁也无法确定阿李夫妇是否还会那么忠心;对于文人名士来说,卫玠是清谈界的未来,绑架卫玠,就是对整个圈子的挑衅,是对文人极大的侮辱,今天他们敢绑架卫玠,明天是不是就要绑架王戎了?
至于洛阳太学的学生,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利益或者物伤同类的复杂情感,只是单纯的想要声援学长。卫玠几乎是洛阳太学的一个标识,没有他,就不会有如今的洛阳太学,每一个太学生都以能与卫玠同窗为荣,自然不甘卫玠被胡人害到生死未卜,他们要复仇!
卫玠的绑架一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焦点。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藩王们最终也主动请缨,希望能与匈奴一战。
朝廷上少数的主和派,之所以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成都王和东海王这两个当时进京的王爷要搞事情。
这两位王爷也确实是准备搞事情,但再多的事情都可以等,不会比卫玠更重要。
好吧,这是对于极个别的王爷来说的。
好比楚王世子,也好比成都王。
至于其他王爷,他们只是被逼无奈,一脸的宝宝心里苦.jpg。
成都王,这位晋武帝的幼子,在朝堂上第一次全无保留的马力全开,针对各个藩王不同的个人特色,逐一击破。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就说动他们;不能的就激将;如果连激将都不行,那他还有一些黑暗面的手段可以用来威胁。
反正结果就是,成都王只仅仅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说服了朝中全部领兵的王爷,先放下成见,共同抗敌。
在朝臣中有人担心朝廷对胡人用兵,会造成洛阳空虚,被“有心人”有机可乘的时候,这些“有心人”们已经主动对晋惠帝上书,表达了渴求与匈奴人一战的血性决心。一个个真的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好像你阻止他们去,就是在阻止他们忠君爱国。
东海王振振有词:“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我们内部虽有分歧,但是在外敌来临时,也会拧成一股麻花,打的那群胡人连亲妈都不认识!
别觉得所有藩王都是那么不明事理的人,哪怕他们真的不懂事,他们也有脑子,懂得唇亡齿寒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王爷们内心深处,也都更倾向于先揍的外部的敌人生活不能自理,再解决内部的皇位之争,反正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胡人趁机占他们领土的便宜的。
是的,也不知道成都王怎么煽动的,反正对于当时的很多藩王来说,晋朝已经被他们视作了囊中之物,哪怕当下不是,未来也会是。他们自然要看好自己的东西。
从未有哪一次,司马家会如此的团结一心。
大臣们也没有不答应的搭理。既可以不用担心兵源,也可以趁机收拢一下晋武帝之前分散的太过的兵权。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会是个不错的结局,还很有教育意义。
可惜,现实还要继续,好景并不长久。
在战争初期,藩王们确实展现出了极高的战争素养,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兄弟间的默契。但那些热血、那些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过去,在当匈奴人已经不再能构成威胁的时候,分分钟就原地蒸发了。
过去还恍若就在眼前,藩王们却已经能毫不犹豫的调转枪头,将利刃对准了自己人。
佛道之争的突然爆发,令京中的局势急转而下,打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朝廷无力召回大量外在的兵力,藩王们也却纷纷留了一手。
佛道之争所代表的宗教之战,其实就是藩王们角力的缩影。对皇帝的发难,支持自己的信仰,趁机打压政敌……各种好戏轮番上演,目不暇接,只多眨一下眼,就要担心会跟不上接下来的剧情。今天还是盟友,明天就是死敌,翻脸比翻书都快,让人瞠目结舌。
在王济带着昏睡的卫玠离开洛阳之前,京中胶着的局势,已经像是在火上熬煮多时、咕咚咕咚冒泡的热油,只需要一滴水就能引爆京师。
然后,水就来了。
秦王司马柬死了。
这是在卫璪和卫熠等人接到来自魏兴郡的求援消息后,一边点兵 ,一边命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把消息传回京城后,卫老爷子又冲京城传回给他们的糟糕消息。
卫老爷子的一二回信,断断续续,但就是这些前言不搭后语的信,反而暴露了不少事情。
好比他们的通信肯定被截获了一部分,谁也不敢赌那些人会不会破解了卫家信中的暗语。在卫玠等人启程回京的路上,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与京中的联系。
咳,说回秦王之死。
秦王是晋惠帝一母同胞、比晋惠帝小很多岁的亲弟弟,历史上便英年早逝,如今也没能打破这个魔咒。虽然秦王比历史上的寿命多活了一些年头,却也就仅此而已了,其余没有任何改变,他还是死了,死的不明不白,死的突兀苍白。
这很莫名其妙,不是吗?
窥觊晋惠帝的位置,却对晋惠帝已经被过继出去、对皇位完全没有野心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下手。下手之人的脑子坏掉了吗?
还真不是。
秦王倒霉就倒霉在,“过继出去”这件事上。
早些年的时候,卫玠就已经知道了,晋武帝把自己的嫡幺子秦王,过继给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齐献王。晋武帝曾和齐献王闹的很不愉快,致使齐献王年纪轻轻就“气恨发病,呕血而亡”。
这也是王济当年与晋武帝闹翻的主因之一,王济和卫老爷子都很看好齐献王,觉得他才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但晋武帝坚持让自己的傻儿子继承大统。
在假惺惺的哭完弟弟之后,晋武帝就火速把秦王,过继给了齐献王。这并不是出于什么手足亲情,晋惠帝只是想要把他弟弟的王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给自己的儿子。简单来说就是,晋武帝气死了他弟弟还不过瘾,还要占他弟弟的便宜,王位、王府、财产,齐献王的一切都成为了晋武帝的儿子的。
说实话,连晋惠帝和秦王,都觉得他们老爹晋武帝这手做的挺不是人的。
更不用说旁人的感受了。
这个“旁人”主要指的是齐献王的儿子们。齐献王的情况,和卫玠的二姨夫和峤一样,无子,但只是没有嫡子,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其他庶子了。
和峤弟弟一家想要通过把儿子过继给和峤,来侵吞和峤的财产;晋武帝也是如此,他通过把儿子过继给弟弟,成功接手了齐献王的一切。
两者是何等的相似,唯一的区别,不过是前者有太原王氏阻止,而没能成功;后者因为是天下共主,轻轻松松便得偿所愿。
齐献王的庶子也不是软柿子,其中有个刺头庶次子叫司马冏,名字和“囧”类似,但性格却不囧,反而记仇又狠毒。司马冏卧薪尝胆数十年,最终“复仇”成功。
之所以在复仇二字上打引号,是因为齐献王一事与和峤一事,其实还是有一些历史原因上的不同的。和峤的一切,都是和峤自己拼搏出来的,他不仅自己拼搏了,还给了弟弟爵位,但他弟弟却人心不足蛇吞象;但齐献王的一切,却是晋武帝这个当哥哥的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