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作者:
庄不周 更新:2021-03-19 23:22 字数:6016
孙策显然知道这一点,南阳搞得热火朝天,汝南却波澜不惊,自然是他清楚自己能力有限,所以集中精力经营南阳。南阳有地利,如果被孙策站住了脚,将来袁绍就算南下也未必能顺利攻克。
时不我待啊。
可是公孙瓒盘踞幽州,与袁绍交恶,大战在即,袁绍此刻根本不可能南下。因为这个原因,他现在都不愿意和长安撕破脸皮。
孙策显然看出了这一点。他也在抢时间,一门心思要抢荆州。三关已经落入他手中,下一步肯定是夺取南郡、江夏,刘勋、黄猗就是两头猪,根本不可能是孙策的对手。这两个郡落入孙策手中,袁绍想过江就难了,战事只能在豫兖之间展开,就算打烂了,孙策也不心疼。
对了,孙策现在在哪儿?他为什么没有直接夺取江夏?
“孙将军在哪儿,回平舆了吗?”
“没有,他去九江了。”
“九……江?”
辛毗的心一下子拎了起来。九江太守周昂是周禺的兄长,弟兄三人都是袁绍的拥护者,孙策刚刚拿下三关,转身就去了九江,他想干什么,左南阳,右九江,与袁绍决战豫州?
辛毗觉得肩头沉甸甸的。袁绍派他来豫州可不仅仅是为了护送袁耀来为袁术守墓,他的任务就是干扰孙策的布局,为袁绍争取时间,可是他能做的非常有限,而孙策的发展速度又太快。情况紧急,不能再耽搁了,必须将南阳的情况报与袁绍,让他将孙策提到与公孙瓒同等危险的层次进行考虑。即使冀州的主力不能南下,也应该调动兖州的兵力侵扰孙策。
第336章 杞人忧天
整个南阳有十个纸坊,新野有一个,在邓家。
阴、邓、来三家原本都是新野首屈一指的大族,阴、邓两家都出过皇后,盛极一时,名列五小侯。不过盛极而衰,这两家如今在官场上的势力都不如来家,但家底还是很厚实。孙策入主南阳,来家不肯与孙策合作,举家搬迁,阴家紧随其后。细软可以带走,房产和田地没法带走,全便宜了孙策。
邓家原本也想搬,却又舍不得产业,后来得知邓展是孙策部下的大将,他们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思去见邓展,求他说情。邓展说,孙将军要土地是为了稳定人心,并不是为了夺你们的家产。你们如果主动让出耕地,孙将军绝不会亏待你们。襄阳蔡家就是例子,你们看看蔡瑁赚了多少,连官都不想做了。
邓家家主将信将疑,献出一半的田产,孙策果然很高兴,给了邓家一个纸坊。南阳三十七城,十个纸坊,每个纸坊要供应三到四个县,新野的经销范围是新野、朝阳、湖阳和淯阳四个县,覆盖人口超过五十万,再加上邓展部的驻军,纸的用量极其惊人,商业前景非常可观。
所以邓家纸坊的规模也非常大,辛毗一看那架势就倒吸了一口冷气。
纸坊是新的,纸也是新的,虽然和左伯纸还有一定距离,却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辛毗只是没办法理解邓家是如何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造出堪比左伯纸的新纸来的。
赵俨笑而不语,邓家的人更是横眉冷目,戒心十足。如果不看他是赵俨的朋友,又有孙策的命令,邓家说不定会将辛毗扣下来,问问他是哪来的细作。辛毗碰了个软钉子,没好意思再问。宴后,他接受了邓家一百枚新纸作为礼物,回到县城,他又和赵俨畅谈了一番,在新野城停了几天,最后用新纸写了一封急信,让随从立刻送往邺城,自己则托辞要慎重考虑一下,辞别了赵俨,一路往宛城去了。
赵俨觉得很惋惜,但还是到城外送行。临别前,他语重心长的对辛毗说:乱世将至,君择臣,臣亦择君,你辛佐治是聪明人,难得孙将军这么器重你,你不要错过机会。
辛毗含糊其辞,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
邺城。
辛评看完信,手指摩挲着手中的信纸,目光在辛毗的文字间来回审视了好一会儿。
这是辛毗的书迹无误,但字里行间的语气却不像辛毗的。这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急迫感,和辛毗一向的稳重大相径庭。会不会是另外有人拟文,逼着他抄写了一遍?
辛评把送信的随从叫来仔细盘问。随从说,辛毗现在的确很焦灼,遇到孙策之后,他就有些着急。三关失守,他更焦灼,甚至和刘勋发生了冲突。到了南阳之后,他经常哎声叹气,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
随从是辛家旁支,忠心无虞。辛评确认了辛毗的信出自他本人,也有些不安起来。他很清楚,兄弟二人中,他虽然年长,但就智谋而言,辛毗远胜于他。辛毗这么着急,又派人昼夜兼程的送信回来,情况肯定很紧急,也许比他信里写的还要严重。
辛评权衡了很久,起身去找郭图。虽说都是颍川名士,但他是韩馥故吏,不如郭图在袁绍面前更受信任,这件事由郭图去说比他去说更合适。何况郭嘉为孙策谋划这件事也应该及时通报郭图,以免他被动。
郭图很忙,但看完辛毗的信后,他静静地坐了半天。辛毗坐在一旁看着他,耐心地等待着郭图做出决定。郭图思考的时间越长,说明这件事越棘手,而辛毗报信的功劳也就越大。
“初生牛犊,不畏虎兕啊。”
辛评挺直了身体,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奉孝不肯听我的安排,一心想出奇制胜,他去投孙策倒也没什么好意外的。九江太守周昂是周禺之兄,孙策要对他下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至于是不是要与南阳成犄角之势,我看有些夸张了。南阳有地利可用,九江有什么地利?依我看,孙策的目的很可能是历阳。仲治,你觉得呢?”
辛评说道:“公则高明,我也是这么认为。扬州是孙氏本州,如果孙策控制了历阳,江左诸郡恐怕会落入他们手中。”
郭图挥挥手,不以为然。“且不说江左诸郡实力有限,就算是孙氏本州又能如何?孙氏是什么出身,那些豪强能支持他们?扬州刺史陈元悌,吴郡太守盛孝章,会稽太守王景兴,豫章太守华子鱼,哪一个会支持孙氏?”他抖了抖手里的信,冷笑一声:“只有陆季宁昏了头,居然和孙策眉来眼去,他这个庐江太守是不想做了。”
辛评虚握拳头,挡在嘴边,轻咳了一声。郭图瞥了他一眼。“仲治,这里又没什么外人,有什么话就进说吧,不用遮遮掩掩的。”
“公则所言,我心悦诚服。不过孙策轻狡,诡计多端,他占南阳,诛豪杰,杀戮甚重,领豫州,连许子将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会在乎是不是名士?如果他用武力强占扬州,驱逐诸君,又待如何?”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不是短期内能实现了。他在南阳杀戮太重,已经激起民愤,所以在汝南就有所收敛,即使与许子将争夺舆情也不敢罢免许子将便是明证。他要想夺扬州,没有三五年时间休想得手。逼得急了,说不定反而逼得江左豪杰反噬,届时盟主登高一呼,江左处处烽火,他更应付不来。”
辛评有些不耐。“那现在就坐视孙策夺九江,逐周昂?”
“这当然不能。”郭图一声轻叹。“只是眼下盟主正筹备对公孙瓒的战事,怕是难以抽身。这件事,就交给刘公山(刘岱)去处理吧。”
“公则,这个怕是不行吧,青州黄巾正在侵扰济北、东平,刘公山哪有余力向南攻击?”
郭图又仔细权衡了好一会儿,无声地笑了起来。“有了,青州黄巾攻济北,就是想南下与孙策汇合。刘公山如果能打败孙策,一举两得。当然了,仅凭刘公山一个人是不行的,还要派人增援他。仲治,你有没有兴趣去一趟徐州。”
“与陶谦连横?”
“不。”郭衅摇摇头。“刘备。”
第337章 刘备
辛评没听过刘备的名字,郭图解释了一番。
刘备是大儒卢植的弟子,公孙瓒的同窗。不久前,他奉公孙瓒之命南下,协助陶谦备战,隶属公孙瓒所署的青州刺史田楷。但刘备到了徐州之后却转投了陶谦,原因很简单,陶谦给了他四千丹阳兵。
辛评很惊讶。“这种一点忠信也没有的人,怎么能用?”
郭图哈哈大笑。“没错,刘备见利忘义,轻于去就,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可能为我所用。他为什么投陶谦,因为公孙瓒不重视他,只让他做别部司马,兵不满千。陶谦给了他四千人,他就弃公孙瓒如敝履。但陶谦不能把徐州给他,如果盟主表他为豫州牧呢?”
辛评恍然大悟。这一招用得好,既挖了陶谦、公孙瓒的墙角,又给孙策找了一个对手。与孙策类似,刘备虽然出身微寒,却勇猛善战,手下还有关羽、张飞等勇士,又有一些从幽州带来的杂胡骑兵,有刘岱的支持和配合,他完全有机会和孙策一战。
反正就是让他牵制孙策,至于谁胜谁败,对袁绍来说并不重要。
郭图之所以这么有把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下邳陈家看不上陶谦,和孙策也不和,陈瑀不久前被孙策搞得灰头土脸,陈珪的沛相又刚刚被孙策夺了。如果由袁绍出面表陈珪之子陈登为庐江太守,就可以挡住孙策南下之路。陈瑀没什么用,陈珪也不能统兵,但陈登年轻气盛,智谋过人,堪为孙策对手。
郭图很得意,辛评也觉得没什么毛病,表示赞同。郭图随即向袁绍报告,袁绍也同意了。不久,辛评就带着袁绍的亲笔信赶赴徐州,拜会陈珪父子,策反刘备。
……
袁绍听完郭图的汇报,又看了辛毗写来的急信,白皙的面皮没什么变化,漆黑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失望。他轻轻放下信,耷拉着眼皮。
“好纸。”袁绍淡淡地说道,语气平静,听不出一丝火气。
辛评屏住了呼吸。他听出了袁绍的失望。派辛毗送袁耀回去,是希望能给孙策找麻烦,分裂孙策的部下,绝不是让辛毗去做细作。眼下辛毗扔下袁耀到处乱跑,袁绍自然不高兴。
郭图不像辛评这样谨小慎微,立刻上前,含笑拱手。“主公圣明,易云:履霜坚冰至。这新纸虽薄,意义却非同小可,臣与仲治也是商量了很久才察觉的,没想到主公见微知著,毫厘不爽。”
袁绍看着郭图,一时摸不清他的用意,是真有大有文章,还是拐着弯为辛毗解脱?郭图是他的心腹,和辛家兄弟交情极好,为辛毗说情也是很正常的。
郭图见状,凑近袁绍,低声说道:“主公,南阳是帝乡,世家之多,势力之大,天下少有。孙策建了十个纸坊就安抚了南阳世家,这说明纸坊的利润丰厚啊。”
袁绍哦了一声,有点明白了郭图的意思。汝颍人背井离乡,跟着他来到冀州,豫州却被袁术的旧部孙策占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孙策洗劫。没有家产,没有了土地,他们的日子过得有点紧,即使他大量赏赐也无法补偿他们的损失,有人就开始动歪心思了,为人说情、贪污、以权谋私,审配、田丰等人意见很大,已经多次在他面前告状。
如果纸坊真的有这么厚的利润,让郭图他们建纸坊生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有,连邓家这样的世家都向孙策屈服了,还有什么样的世家能和孙策对抗?区区数月,孙策就能掌握新野,他在南阳的根基渐深,必成大患。如果让他在汝南、颍川从容推广,有南阳示例在前,刀俎在后,汝颍世家一旦动心,豫州非主公所有也。”
袁绍这才明白了郭图真正的担心,也明白了辛毗的用意,有点尴尬。他咳嗽了一声,挺直腰背,重新拿起纸看了一下,点点头。
“佐治临机制变,反应很快啊。仲治,你看,我们该怎么做?”
辛评如释重负,连忙把郭图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当然不忘声明这是郭图的妙计,他又是如何佩服,说得袁绍心花怒放,连连点头,一口应允了郭图的计划。
……
刘备正当而立之年,身高七尺五寸,相貌堂堂,唯一的遗憾是下巴一根胡子也没有,光溜溜的,稍减几分阳刚气,多了几分阴柔。
闻知陈登来访,刘备很意外,握着手里编了一半的塵尾半天没说话。陈家是徐州大族,陈登在州里为官,就连陶谦都要礼让三分。这样的名士主动来拜访,刘备在欣喜之余,又心生疑惑。他实在想不出陈登来拜访自己有什么目的。
宾客简雍起身。“玄德,我去迎一下?”
刘备惊醒过来,连忙放下塵尾,亲自到大门外迎接。两人客气了几句,把臂上堂,分宾主落座。刘备大谈对陈家的仰慕,却只字不问陈登来干什么。陈登也不着急,天南海北的扯了一通,然后装做一副不经意的样子,问起了刘备和卢植的关系。
“听说将军是涿郡卢子干的弟子?”
“正是。”刘备挺起了胸膛,面露微笑,心里却有些虚。他是卢植的弟子不假,可他的学问实在不怎么样。如果陈登要和他谈学问,他就得想办法躲一躲了。
“将军可知道卢子干做了袁将军的军师?”
刘备很惊讶。他已经很久没和卢植联系了。卢植得罪董卓之后逃离洛阳,回到家乡隐居。他本来想去投奔卢植也落了空,只好回幽州投靠师兄公孙瓒。如果卢植重新出山,他的机会就来了。公孙瓒虽然接纳了他,却不肯重用他,居然让他做田楷的部下,这让他很失望。
“什么时候的事?”
“不久前。”陈登笑道:“不瞒将军,我今天来见将军就与此事有关。卢子干向袁盟主推荐了刘将军,袁盟主想表你为豫州牧,只是不知道将军肯否屈就,托我来问候将军。”
刘备端坐在席上,一动不动,拢在袖子里的双手却握得紧紧的,指甲几乎抠进了肉里,血管强劲有力的跳动着,将一股股鲜血泵上了头,连头皮都有些发麻。
豫州是袁绍本州,能成为豫州牧简直是袁绍对刘备来说哪里是屈就,简直是一步登天。
第338章 棋逢对手
兴奋之余,刘备还没有失去理智,他很清楚,袁绍也不是什么善人。这个豫州牧不好做,要做豫州牧,就要打败孙策。身为盟友,刘备对孙策并不陌生,他已经多次听朱治等人提起孙策的战绩,对这位横空出世的少年英雄既羡且妒。
十六岁出道,一战成名,占据了南阳不说,又代父领豫州牧,辞锋比刀锋更利,逼得许子将吐血,一下子名声大噪。孙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走完了他几年都没有达到的目标。这当然和他的能力有关,可是如果他的父亲不是孙坚,他就算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崛起得这么快。
现在机会来了。他虽然不可能有孙坚那样的父亲,但是他有卢植这样的老师。有卢植的推荐,袁绍对他青眼有加,他也可以一跃而为豫州牧了。豫州是袁绍的本州,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袁绍让他做豫州牧自然是给卢植面子,还有挖公孙瓒墙角的意思。
刘备没有说话,但他脸色变化全落在陈登眼中。陈登笑道:“如果将军有意,那我以后还要仰仗将军。”
刘备那双超大的耳朵动了动,强笑道:“元龙,这是从何说起?”
“袁盟主表我为庐江太守。庐江与豫州接壤,我们会时常见面。且这次赴任,少不得要与孙策遭遇。我孤身一人,如果没有将军护送,我恐怕很难走到庐江。”
刘备眨眨眼睛,移席而就,亲热地挽着陈登的双臂。“能与元龙同行,这是我的荣幸。就算不做这豫州牧,我也愿意护送元龙赴任,哪怕能元龙麾下做一都尉也是值得夸耀的事。”
陈登连称不敢,两人相视而笑,越笑越开心,越笑越爽朗。陈登随即掏出了袁绍的亲笔信。刘备受宠若惊,拜读了之后,一口答应。当着陈登的面,他叫来了关羽、张飞,命令他们整顿人马,准备赴豫州上任。豫州州治就在谯县,现在是朱治的防区,刘备先礼后兵,派简雍先行知会朱治,请朱治移防,否则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刀兵相见了。
陈登满意而归,将消息报与辛评。辛评使命达成,随即赶回邺城,向袁绍汇报。
数日后,刘备带着步骑五千多人南下,陈登率领千余部曲同行,兖州刺史刘岱也派山阳太守袁遗、济阴太守袁叙发兵各一万,协助刘备、陈登赴任。
袁遗、袁叙都是正宗的袁氏子弟,与袁绍、袁术同辈,只不过他们都支持袁绍。刘岱派他们两个协助刘备赴任可谓是物尽其用,正中孙策死穴。
朱治收到消息,迅速派人将消息送往孙策大营。
……
“一群白痴!”郭嘉将朱治的急信放在案上,仰面大笑。
孙策也笑了,但他笑得没有郭嘉那么开心。袁叙、袁遗什么的不重要,名份不能没有,但只有名份远远不够。如果以为他们都姓袁就能来抢豫州,那未免太天真了。用郭嘉的话说,就是一群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