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九死不悔 天海澄澄(2)
作者:
青璜 更新:2021-03-21 01:10 字数:2150
“是青门。”凌霄君淡定言说,心下却是喜出望外!终于不必拼死当下了!且留性命治康平盛世!举目望去,但见威威军阵中一骑当先,有银盔银甲一员小将,英姿烈烈,策马驰来。
马至近前,小将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向上礼道,“东越青濯,参见太子殿下!末将奉长公主旨意,领军护驾归朝!未受天子召见而携兵入皇境,还请殿下恕罪!”
“恕甚么罪啊!无罪无罪!居功至伟!”羽麟不等玉恒答言,先已喜得拍手叫好!“你有多少兵?杀进城去!屠尽莫贼爪牙!阿璃何在?你们长公主呢?阿璃在哪里?……”
“青将军先起来说话。”玉恒止住羽麟乱叫,抬手示意青濯起身,“请先上马。东越军规,将士盔甲在身不行大礼!此是璃儿之规则,本君亦当遵守。”
青濯起身,重又扳鞍上马,与凌霄君禀说,“臣领嘉陵关一万将士,林峰、季墨领柏谷关一万将士,共计二万军,襄助殿下归朝!但凭殿下调遣!”
“原是如此!”凌霄君自是惊喜此样的天降神兵,可也瞬时恍然何以柏谷关失守!原来是精兵强将都被调来襄助他还朝了,又还有几多士卒留在东越守关护境!那女子还果然是剖心见胆、赤诚以待!何敢欺她?何忍负她!
“那么——长公主……”青濯顾看玉恒左右众人,犹豫着问说,“长公主未与殿下一处?”
“此事待进城再议。”玉恒答说,又吩咐元鹤,“召那守将上前,本君要再问他一回!”
廊原守将早被眼前的天降神兵惊得许久未能缓神,闻听凌霄君传唤,心下又开始重新审时度势,崔马至前,虽一改先前的冷漠倨傲,却仍想负隅顽抗,“此亦不过势均力敌之势,殿下未必能胜?”
凌霄君浅笑一缕,实是怜他冥顽不灵,“本君无意与你论胜负!不过是怜你城中将士!不忍白骨堆城!你且看着——本君是如何换下城上莫家旗帜,而不扰你大军!”
守将回头张望,此去城楼要相隔军阵数重,十丈之遥,如何能不扰大军,换下城上旗帜?“殿下若能行常人不能行之事!末将愿为殿下改旗易帜!”
玉恒漠然冷笑,不屑与他这等摇摆小人多置一言,向左右唤道,“萧雪!青濯!能否成本君之志?”
“末将领旨!”青濯俯首称言。
“臣领旨!”萧雪答言。
青濯拾过马背上的长弓,端坐马鞍,弯弓搭箭,一只白羽指向城头旗杆矗立处,面向三军啸喝一声,“三军将士!”
“有!”四野齐应,震慑天地。
“箭到之处!——护我同袍!”青濯一声令下,箭若流星,直飞城楼。
四野又是呼声齐应,“箭到之处——护我同袍——”声起而弓扬,重重羽箭指向城楼。
与此同时,萧雪接过侍卫递上的旗帜,长啸一声,飞身跃起,脚踏马背,若离弦之箭,纵跃而去,直奔城楼。
守将看得惊住,怎样力道能在百里外射穿旗杆?怎样轻功能凌空飞渡,直上云霄?
城下士卒更是被这阵势惊呆了,只知举头仰望,仿佛见仙人飞天,有一袭青影自头顶掠过。
青濯羽箭先至,以穿空裂云之势力透旗杆,顷刻间杆断旗落,硕大的“莫”字跌落城下。
萧雪飞至半途,渐显力竭,身影微沉时正遇上青濯又一只羽箭飞来,过他足底,他正可踏箭借力,再度跃起,直上楼阙!
城楼上一众守军见有外人侵入,或是竖矛,或是举盾,一层弓箭也都蓄势待发!
却忽然闻听城下四野又是颂声朗朗,“箭到之处!——护我同袍!”接着青濯的第三只羽箭凌空飞来,直入墙垛,止在萧雪身前。
城下东越阵营立时箭雨齐飞,支支精准,全部依着青濯箭令的方向落在萧雪四围!
廊原守军但有冒进,稍越雷池者,无不受东越将士们的箭矢镇压!
萧雪落身城头,在青濯所领三军的箭雨护卫下,将玉室大旗插上城头,立身楼阙,向城下诵喝,“四境之城,莫非王城!守城之兵,莫非王兵!尔等忠君,仍为王臣!尔等谋逆,诛杀九族!”
四野之上又有东越儿郎,并那一千徽县之军也都应声呼诵,“四境之城,莫非王城!守城之兵,莫非王兵!尔等忠君,仍为王臣!尔等谋逆,诛杀九族……”
廊原守军一面受改旗易帜的阵势所慑,一面又被忠君仍为王臣之令所诱,一时间军心涣散,各有所谋,便也都各自为政。有人主动放倒余下的莫家旗帜,有人丢下弓箭下去城楼请降,有人争相立功赎罪蜂拥着去大开城门。城外将士见城门大开,知战事消弭,惟有举城归顺天家才得活命,于是也都丢盔弃甲,伏地请罪。
廊原守将并未料及败势如此迅速,兵未交戈,马未错蹄,就这般败下阵来。当真是大势可挽?天不亡玉室?还是东越军威太猛以至威慑千里!那东越蔚璃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三只羽箭下一城!九死之志匡天下!天海澄明自青门!——此是后世评说青门少将军匡助玉室储君过关归朝所写下的颂辞!
史书亦有载:青门虽有叛臣,亦有忠烈,惟忠烈之士可再复青门之威。
东越蔚璃后来读到此段史记,忿而嗤之,撕毁史书,杖责史官,迫使凌霄君将此一段文字改为——“初阳青府,满门忠烈!”
*******
大军入城,萧雪奉东宫旨意暂领城中戍防,在青濯的协助参议之下,重整军务,羁押原守将及其一干党羽,又甄别军中,另选贤能,重拟编制,另派将领。至此,凌霄君又得二万铠甲。
直至深夜,廊原将府内仍旧忙碌不休,人来人往,禀事议事,各方军将,各城官吏,都往凌霄君案前呈递各样奏疏谏言。
再有一驿之隔,过了径山亭,东宫太子便可直入帝都,依此大势来看,已是力挽狂澜之局!东宫与莫家纵然对峙于帝都城门,只怕那莫家空有铁军淫威,也比不过太子的仁德之名罢!逆臣必败,皇室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