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跟着指挥棒转
作者:
齐橙 更新:2021-03-23 07:04 字数:3225
黎庆不是随便就能够见到的,秦海也没有留下来等着黎庆接见。他与周以诚等人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就带着黄海月离开了。周以诚带着一干下属一直送到厂门口,看着秦海的蓝鸟车绝尘而去,这才折返回去。
“这个小秘书长……还挺有点个性。”卓建国犹豫了半天,最终对秦海给出了一个中性的评价。在后来的讨论中,秦海充分显示出了一名材料专家的渊博学识,把众人都给震住了。在这种情况下,卓建国也不好意思贬低他了。
史伟林对周以诚说道:“老周,看来咱们有点错误估计形势了。计委让这么一个人来当副秘书长,想必是有所想法的,咱们忽略了。”
周以诚苦笑道:“我也是犯了经验主义了,其实陈贺千老师早就提醒过我,我没往心里去。”
卓建国道:“处长,你真的打算照这个小年轻说的那样做吗?搞材料和工艺,可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弄不好,咱们都得陷进去。”
周以诚反问道:“老卓,依你的看法呢?咱们要不===要改变原来的方案?”
“这个……我还真说不好。”卓建国摇了摇头,“要说吧,这个秦海说的也有道理,材料和工艺是咱们迟早要解决的问题,老这样回避也不行。可问题在于,我们想解决,就真的能够解决吗?材料这种事情,砸几百万进去,最终一个响动都听不到,这种教训是有过的。”
陈靖插话道:“我倒觉得,咱们值得去冒一下险。今天秦秘书长说的这些话,乍听起来。的确让人不舒服。可细想一下,咱们不能不承认人家说得对。国外有种说法,说制造业的五个要素,叫作5m,就是manpower、maery、materials、methods、mother-nature,用咱们的话说。就是人、机器、材料、工艺和环境。秦秘书长特别强调材料和工艺,这两个点选得是非常准确的。”
“道理是没错,可是咱们不还有中国国情吗?”卓建国道,“材料也好、工艺也好,你搞得再好,上级部门能看得到吗?还不如一台设备放在那里来得实在。”
“老卓说得对,这就要看计委那边是什么想法了。如果这个秦海的观点就能够代表计委的态度,那咱们就干。如果这只是他一家之言,那咱们还是照旧。说到底。上头的需要就是指挥棒,咱们跟着指挥棒转,才不会犯错误。”史伟林总结道。
“老史说得在理。”卓建国赞道。
“我还是先向黎厂长汇报一下吧,这件事关系重大,得请黎厂长来拍板。”周以诚说道。
黎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取了周以诚关于秦海一行来访情况的汇报,与史伟林的想法一样,黎庆也认为,一切要取决于计委方面的态度。当着周以诚的面。黎庆直接拨通了一位在国家计委某部门当司长的老朋友的电话,向他打听了一番秦海的情况。
放下电话。黎庆脸色有些僵硬,他对周以诚说道:“问过了,这个秦海的来历,计委内部的人也搞不清楚。这个人年纪轻轻,就自己搞了一个大秦集团,听说资产有几十个亿。这个集团成立的时候。王鸿生还亲自跑到安河去捧场了,同时去的还有好几个部委里的副职,甚至还有国防科工委的一个副主任。寻常的一个民营企业家,哪会有这么大的面子呢?”
“难道是有什么背景?”周以诚瞪着眼睛问道,京城百姓对于“背景”这种事情一向是不陌生的。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往往倾向于用“背景”来解释。
黎庆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能够有这么大的面子,肯定是有背景的,而且来头绝对小不了。听说,王鸿生对他非常信任,这一次是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力排众议,让他当上这个副秘书长的。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在计委挑头的一个临时机构里当副秘书长,这种事情你什么时候听说过?”
“没有。”周以诚干脆地摇着头,这种事的确是匪夷所思的,只能从阴谋论上去找答案。
“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就照着他说的办好了。”黎庆说道,“老周,我问你,如果你们把攻关的重点放在材料和工艺上,能够有几分把握完成预定的任务?”
“八成以上。”周以诚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有这么大的把握?”黎庆倒是吃了一惊,心里对周以诚有了几分不满。如果是一件有八成把握的事情,周以诚此前却不主动承担,而是留了一个把柄让计委去抓,这就属于尸位素餐了吧?
周以诚看出了黎庆的想法,连忙解释道:“黎厂长,情况是这样的。秦秘书长这次来,是有所准备的。化工设计院的樊主任那边,此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甚至还从苏联引进了好几名专家,对低温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了,这几名专家,就是秦秘书长亲自去苏联引进的。秦秘书长还说,只要我们愿意参与,研究的成果我们就可以分享。我想,有了他们的前期工作,我们再介入的话,把握是非常大的。”
“嗯,这个秦海,倒也不是纸上谈兵的人嘛。”黎庆道,“可是,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他自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亲自去苏联引进人才,搞出来的成果却送给我们使用,对他有什么好处?”
周以诚道:“这个问题,我问过他了。他说,我们出人、出设备参与研究,是能够分享研究成果的条件。但我们对研究成果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些成果是归他所有的。也就是说,这些技术我们可以随便用,但如果其他家要用,就得向他交钱。”
“凭什么呀!”黎庆脱口而出一句评论,“他这个账也算得太精明了。低温钢材可不是咱们一家要用,化工部那边的那些大企业,也经常要用到低温钢材。如果人家要用的时候都得向他交钱,他可赚狠了。”
周以诚道:“他的条件还不止这一点呢。他还说,如果他委托我们生产石化设备,我们应当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再给他至少5%的折扣,因为我们用的技术是他们提供的,我们不能收技术上的钱。”
“这简直就是不平等条约嘛!”黎庆真的恼了,“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的条件呢?”
“那就意味着咱们只能自己开发这些钢材,或者从他的手上买。他说了,一旦他们独立开发的低温钢材通过了国家鉴定,计委就会发布禁令,禁止国内企业再进口同类钢材。到时候,钢材卖多少钱就全由他说了算了。”周以诚说道。
“这不是强盗吗!”黎庆道,“不行,不管他有多大的来头,我都得向计委说道说道,哪有这样干事的。”
“人家有技术啊,计委要这样规定,也是合情合理的。咱们不也这样要求过计委吗?”周以诚说道。
听周以诚这样一提醒,黎庆也反应过来了。在国家外汇严重短缺的条件下,企业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是有规定的。国内能够生产的产品,原则上就不能从国外进口,除非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正由于有这样的规定,京石机开发出来的一些石化设备才能够垄断国内市场,为京石机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现在秦海如果声称自己已经开发出了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的低温钢材,计委的确会禁止各家企业进口,而要求其从秦海手里采购。
“难道离开他们,咱们自己就搞不出来?”黎庆打消了去找计委说理的念头,转而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
周以诚摇头道:“咱们自己搞,成本太大了,而且也是一种浪费。其实,就算咱们付出一些人力、物力,再加上给秦海的设备打上5%的折扣,也比自己去开发这些钢材要合算。秦海把他们目前的研究进展已经向我们介绍过了,我们需要的各种钢材,他们都已经有了技术储备,有一些甚至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水平,我们花不了多少精力,就能够吃现成的呢。”
“5%的折扣,倒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计委真的发了话,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们也得让出这么大的折扣的。”黎庆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了,“我觉得生气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太嚣张了,敢于这样狮子大开口,真是不知进退。”
“唉,估计是嚣张惯了吧,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周以诚随口地安慰着黎庆道。他自然听不到在遥远的安河省秦明华正在狂打喷嚏,黎庆和周以诚想象中的秦海的什么背景,其实不过就是白河乡的一个农民而已。
周以诚的这种安慰,还是给足了黎庆理由,让他能够把自己的狠话收回去了。他笑着摆摆手道:“你说得对,咱们犯不着跟这种人一般见识。这样吧,老周,你去做个方案,就照这个秦海的意思写,5%折扣的事情,也可以答应他。话又说回来,能够解决掉材料和工艺这两只拦路虎,还是很不错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