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江南大学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12-27 01:48      字数:3300
  去年刚试办的时候,各富商踊跃捐资达到了十二万圆,福建巡抚衙门也是拨付了一万圆,然而这总数十三万圆的办学经费半年都没撑过去,等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是开始拖欠教员薪资,好几个洋人教员已经是辞职,然后跑到了江苏等地区另谋高就去了。
  这办启蒙用的私塾简单,这老师甚至都不用请那些师范生,直接用以前的老夫子就行,这些老夫子对学子进行启蒙,读书识字写文章是没有问题的,而一些新式学科的话照着课本念就行,反正启蒙的时候学生只要对新式学科知道一个基础就好,正式学习的还得进入县小学以后。
  但是这办高等中学的话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中华帝国内的高等中学,其实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名字作为称呼,那就是‘大学预备学校’这些学生就读的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帝国大学或者两所军官学校,又或者是干脆获得公费留学的名字去留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同时对师资的要求相当高。
  一些专门学科基本上都需要聘请洋人任教。
  而当代的中国创办新式教育,最大的障碍并不是传统的阻碍,实际上别说是民众了,就算是广大学子也不排斥甚至是欢迎新式学科的,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多的合格老师!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就导致了新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推广极为困难,而具体表现下来就是耗费非常大,这要办一个大学预备学校,你需要专门去聘请洋人,要不然就得和中央权重机构去争夺帝国大学的毕业生,这里头的困难大是肯定的。
  这福州中学试办大半年后,面临办学经费即将耗尽的困局,由福建省内名望士绅、出资巨大的富商们组成的校董事会硬着头皮再一次联合凑集了五万圆的经费维持下去后。
  同时不得不改变了最初免费办学的初衷,准备在今年开始对学生征收学费,而且还得是高昂学费,同时也是加大对整个社会的募捐力度。
  因为这出资的那些富商以及士绅们就算身家再厚,但是也不可能每年都往这无底坑里扔进去十几万啊!
  作为国内第一所纯粹私营的高等教育学校,福州中学在正式对学生征收学费的时候,其每年的学费,书杂费等各种费用加在一起,高达一百二十多圆每人,比帝国大学的学费还要贵三分之一。
  如此高昂的学费,也就是正式宣告这所学校以后和贫寒人家的学子没啥关系了,因为如此昂贵的学费他们根本支撑不起。
  所幸的是,当代的中国虽然国穷民穷,但是民间里的有钱人还是不少的,这能够每年拿出百来圆钱供养一个子弟进学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所以福州中学在今年秋季招生的时候,虽然说新生的质量有所下降,但是通过收取学费,同时社会上的一些捐助收入,却是让学校做到了收支平衡,而收支平衡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这所私营高等中学可以继续办下去,为当代中国增加一所高等中学。
  福州中学的创办成功也是给了其他地方一些提示,要知道如今帝国的大学只有一个,而官办的高等中学也才三所,而且都集中在浙北、苏南地区,其他地方可都没有。
  不少地方的士绅豪族富商们以及当地的一些地方官员,已经是准备效仿福州中学创办私营中学。
  其中安庆、淮安、苏州三个地方的人比较踊跃,甚至是办学资金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教育部的支持然后正式开办了,毕竟这高等中学在当代的中华帝国内,属于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的范畴,要办学的话钱好说,但是老师就不好解决了。
  如果没有教育部帮忙的话,他们很少自己招聘到足够多,并且还足够优秀的教师,甚至连教材都不好解决。
  对于这些事,教育部自然是举手欢迎的!
  但是随着私营中学的出现,也就代表着如今中华帝国内的高等中学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现在是四所,但是一年后就是六七所了,在后估计就是十几所了,但是作为高等中学的高一等学校,即大学却是依旧只有帝国大学一所。
  很明显,这明显是不能满足帝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只是办一所大学的花费实在太大,现在教育部为了维持帝国大学以及现有的三所官办的高等中学,每年都得砸下去几十万。
  如果再办一所大学,而且还得教育部出经费的话,除非大幅度提高教育部的经费,不然的话是难以为继的。
  然而如今林哲却是对江道泉说要再办一所大学。
  这让江道泉是忍不住心中狂喜,这林哲可是帝国皇帝,他既然说要新办一所大学,那么办学经费肯定是考虑到了的。
  因为林哲作为帝国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教育部的经费每年就这么一点,既然要办的话,肯定是有着解决经费的方式。
  当即江道泉就是忍住心中的喜悦,然后道:“如果新办大学的话,放在上海那边自然是好的,不过办学所需不小,而教育部这边的经费已经是……”
  他没说完,因为后面的话是什么,林哲肯定是能够听得出来的,那就是教育部没钱了,如果要办的话,这钱哪里来?
  林哲看着这个江道泉,看到他脸上没有掩藏住的喜色,心中对这个江道泉的感觉也是略微好了些,这个人虽然顽固了些,但是对教育一事还是非常上心的,这些年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工作,估计也无法这么快让帝国的新式教育体系走上正轨。
  对于他的努力,林哲是看在眼里的,要不然的话以他这个顽固迂腐的性子,早就被林哲清扫出内阁了。
  尽管林哲内心里对这个江道泉依旧没有什么个人的好感,但是并不妨碍林哲继续重用他。
  当即就是道:“经费方面,朕已经和财务部那边打过招呼,是先给出一笔款子用作前期款项,不过这款子不多,后续所需就要看你们教育部的工作了!”
  林哲的意思很明白,中央这边钱是会支持一部分,但是绝对不看见和对待帝国大学一样,全部都揽在身上,这给的钱顶多就是前期款项,主要就是校舍建设、必要的教学器材购买,初期的师资聘请,至于后续的投入就需要教育部自己解决了。
  不过听到林哲这边说,江道泉却是已经足够满足了,只要中央给钱就好,有了第一批款子自己就能够想其他办法,比如说看看能不能从江苏巡抚衙门或者苏松太道衙门又或者干脆是上海市衙门那边获得财政支持。
  毕竟这办一个大学的话,对于地方的形象推动甚至直接的经济推动都是有着较大作用的,地方财政掏钱也是理所当然,只是能拿多少就得看自己的手段了。
  要新办一个大学的事很快就是确定了下来,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林哲还亲自挥洒笔墨,写了‘江南大学’这四个字作为校名,随后亲自吩咐财务部那边,挤出了三十万圆的款子作为江南大学的前期筹办经费。
  之所以能够挤出这三十万圆的款子,还是因为击败了英法联军后,军方的压力瞬间大减,尽管后续还会有对满清,太平天国甚至在广东还会和英法联军继续作战,但是这些对于中华军而言已经构不成致命威胁。
  军方压力小了,这经费自然也就压力小了!
  没有军方那边天天催着要几百上千万,再加上现在刚收夏税,同时上海那边随着战争的结束,商贸往来得以迅速恢复,而且海关总务司那边又是单方面废除了以往的关税协议,对一些进出口商品采取了税率波动,比如说对供不应求的生丝,则是提高了少量出口税,当然为了保证中国生丝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税率有限,只提高到了百分之八而已。
  同时茶叶、瓷器等中国的传统刚需出口商品,也略有提高税率,分别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之间。
  而进口商品上,为了扶持国内的机织布产业,大幅度提高了洋布的进口税率,税率从百分之五不到提高到了百分之十五。
  但是对原材料,也就是棉花、煤炭却是进行了降低税率的方式,用以降低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这一来一往,让海关收入得到了小幅度的提升,之所以没有大幅度提升,是因为全面禁制了鸦`片进口,这禁制鸦`片进口自然也就收不到鸦`片的进口税了,而这一部分税收其实是相当多的,往年以‘洋药’名义进口的鸦`片贡献的进口税可是达到了整个海关收入的百分之十几甚至更多。
  失去洋药的这部分进口税也就和其他方面的海关增加相抵消,这没有降低反而是出现小幅度上涨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财政压力略微减缓了后,林哲也就能够挤出一部分的经费用于国内民生事业上,这教育只是其中一环而已,另外也是加大了对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投入,以及对一部分地区的战后重建,尤其是向战后地区的农民提供扶持,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这些都是需要用钱的。
  其他不说,且说江道泉拿着江南大学这四个字,然后直接奔赴苏州以及上海,分别拜访当地的地方官员,争取让他们支持更多的支持用以筹办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