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态度
作者:
玲珑秀 更新:2021-05-20 00:05 字数:2166
乔兆拾是相信戴氏说的是心里话,点头说:“你不负我,我此生也绝对不会负你。”
他们夫妻在这一时有了一种特别的默契,两人都觉得比从前要亲近了许多,在这个家里面,父亲还是父亲,却没有那般的亲近了,兄长还是兄长,兄长也有自个的妻子儿女。
乔兆拾颇有些感叹跟戴氏说:“我其实能够体会父亲的心思,最终林氏才是那一个和他相伴最长久的人,只不过是林氏的行事太上不了台面。
父亲要是继续纵着她,那是把一家人的脸面放在地上,由着林氏左右踩来踩去。祖父应该心里面是有了想法,族人们会在家里面留住一晚两晚。”
戴氏是不太懂这里面的事情,但是她是相信乔兆拾的话,轻声说:“相公,我们也不贪这个家里面的东西,只要在家里面有住的地方,别的大小事情,我们一家人其实非常的好说话。”
乔兆拾想起沈家人的打量,他的心里面其实很是有些纠结,他和沈家男人们相处过后,也认为这一家人为人行事还是相当的明快。
他听得出来沈家人有心打听乔云然的情况,他很是含糊的应付过去,沈家男人的为人行事,也不能表明家里面的女人们就是通情达理的行事。
乔兆拾在许多的时候,他没有把乔云然当成女儿培养,他是把长女当成儿子一样的培养。五个儿女里面,乔兆拾对乔云然的感情最深,毕竟他那个时候也是第一次当了父亲。
沈家的男人们都瞧明白乔兆拾的躲闪回避,他们心里面越发好奇的想要见一见乔云然,能够让一个父亲想要珍藏起来的女儿,一定是有特别的原因。
午休后,沈力维便和乔光享提出来,他们家里人想要正式见一见乔兆拾一家人,两人是世交,两家孩子们也应该互相的认识。
乔光享瞧着沈力维叹息起来,摇头说:“你们大约会失望的,然儿那个孩子还真不是长袖善舞的人,你们不如从旁支挑选合适的小女子,我们旁支家的小女子也是知书达理的。”
沈力维望着乔光享直接嘲谑的轻“哼”几声后,说:“两家联姻可是说了好几辈,我们家洛辰这个孩子可是非常的出众,你们家也总不能够随便塞一个女子到我们家来吧?”
乔光享瞧着沈力维叹息道:“良儿兄弟家一样有女儿,如今也识得几个字了,你要不要再见一见?”
沈力维摇头跟乔光享低声说:“乔老大人,你老人家也是明眼的人,那三家的小女子品性是不错,可是一个个眼界和格局小了一些。
你或许说,她们年纪还小,现在也来得及培养,可是她们已经是定了性情的人,就是改得了一时,她们也改不了一世,你何必要为难孩子们呢?
我们家里面这么多的人,娶妻要娶贤,小女子的心眼窄了一些,在我们这样的人家日子是不会好过,而且还很容易因为心情不好容易多病的。”
乔光享瞧着沈力维没有好气说:“你上午的时候,也应该瞧明白拾儿的态度,那明显是无心和你们家联姻的意思,你又何必纠结下去。”
沈力维丝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说:“你这个孙子也太宠爱女儿了一些,这女儿养大了总要嫁人,这嫁给陌生人家,还不如嫁进我们这样互相知根知底的人家。”
乔光享瞧着沈力维同样嘲谑的冷“哼”了几声,说:“我们两家是太知根知底了,你们家的人多事也不少,各房都有一些小麻烦事情。
拾儿一家人刚回来没有多久,我们自家还没有处得自在起来,自然是不想给孩子们早早的定下亲事。”
沈力维坚持要见到乔兆拾一家人,乔光享也没有想要藏着乔兆拾一家人,很快的便应承下来,只是特别申明说:“两个孩子如果无缘,你们那边就不要勉强了。”
沈力维明白的点了点头,但是他的心里面总觉得两家联姻的约定,在沈洛辰这一辈能够圆满的完成。
乔光享这边派人去传乔兆拾一家人,沈力维也派身边人叫沈家人过来,两人身边的人派了出去后,乔光享瞧着沈力维笑道:“几十年的光阴,一下子就过了。”
沈力维瞧着乔光享笑着说:“你可要好好的活着,我们两人可以做伴很多年。”
乔光享笑着点了头,说:“你家里面没有糊涂的儿孙,我家三子过不了美人关,我要多活几年,帮着孙子们先压一压阵。”
沈力维瞧着乔光享的神情,摇头说:“你家老三都是快当老祖宗的人,那林氏就是再美貌如花,这也过了十多年了,那花也应该到了快要凋零的日子吧?”
乔光享叹息道:“我也不曾想到过,老三原来是这么重情的人。先前三儿媳妇在的时候,有三儿媳妇处处帮衬周转着,他那拎不清的毛病也不曾暴露出来。”
沈力维瞧着乔光享再一次肯定说:“乔老大人,你听我一句话,如果辰儿相中拾儿的长女,这门亲事不管如何都要成全的,你也明白,男人要欢喜妻子,自然是会对妻子好的。”
乔光享明白沈力维的话,乔兆光兄弟的母亲不管如何的好,在乔祖璋的心里面,大约都比不过他亲自挑选的妻子。
林氏一次又一次做下糊涂的事情,乔祖璋对待林氏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退让,那是因为他不敢否定他当年的眼光差。
乔光享正是因为心里面太过明白了,这一时听沈力维的话,他只能够轻轻的叹一声,他这些年自身的经历,还有身边人的经历,让乔光享自然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对家中的女子最妥当。
所以沈家人没有相中从外地回来乔兆良三兄弟的女儿时候,许多的人以为乔光享会生气,但是乔光享却坦然接受现实。
他还安慰儿子们说:“此一时彼一时,沈家人说得也对,她们不识字,而别人家的孩子是要参加科举的人,怎么说来都不象是一路人。
我们对外面的态度,是有则改之,孩子们不识字,她们年纪不大,现在也来得及教导她们识字。当然无则加勉更加好,别人也肯定孩子们的品性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