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明事理,懂道理
作者:俗人喝茶      更新:2021-06-26 08:20      字数:2285
  弘治帝溺爱儿子正德帝,是经过历史盖章确认的。
  家里就一根独苗,放在平常百姓家,长辈们想怎么溺爱都行。养出任性、霸道、目空一切的孩子,最多祸害整个家族。但生在皇家,影响力呈几何倍数放大,祸福难料。
  官员们愁得揪掉了不少胡子。
  事物都有两面性。
  陛下的性格正好克制住鞑靼人的狂妄。但这有两个大前提。
  一是,威宁伯王越戍守边疆,几次出长城赶跑河套地区的鞑靼人。带出一批能打硬仗的将官。
  二是,在弘治帝的英明领导下大明中兴。太子出征在外,弘治帝亲自监督军备粮饷,朝廷诸公齐心协力。集中兴的大明朝一国之财力、兵力,加上太子不择手段的算计,鞑靼被打残实属正常。
  不管背后有何种原因,陛下收复河套、平北方之乱、推广高产粮种,此三事足矣让天下百姓归心!陛下的龙椅稳若磐石。
  但再好的局面,也架不住个性独特的陛下闹腾。
  科举制度是能妄动的吗?
  免税权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吗?
  这次的陛下,站在天下所有文人的敌对面。
  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官员享受免税权怎么了?这是《大明律》明文规定的。
  陛下口口声声说依法治国,下令重修的新《大明律》墨迹未干,就想推翻吗?有官员上奏质问。
  当时身处辽东的朱寿如此回答:“朕若是不遵守《大明律》,早就下旨严令各方照办。东厂监督,不遵令者去除乌纱帽。正因为朕以身作则、依法治国,才会找尔等商量,才让尔等有喊出反对声的机会。”
  “这么做不算依法治国,怎么做算?律法的存在是为了治国,危害国朝发展的律法,是不合时宜的,需要及时作出修改。这是选拔官员,管理国家的本质!”
  “尔等是读书、识字、明理的官员。别像升斗小民一样无理取闹。”
  “塑料生活品的原料,已经从杜仲换成了橡胶。无知小民提着一桶桶杜仲要卖钱。不收他们的,便诬告管事贪渎。最后逼得朕下圣旨,申明塑料作坊今后不再收杜仲才作罢。”
  “朕遇上无知的小民,有理也说不清啊!”
  上奏的官员收到辽东的明码电报回复时,被人送去了太医院。
  自此之后,‘流氓不可怕,有文化的流氓才可怕’成了官员们挂嘴边的俚语。
  “没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看到会试最后一道策论考题,有位考官失态地脱口而出。
  弘治帝尬笑。
  这是正德朝的首科取仕,儿子说要亲自出策论题,弘治帝没做他想。考题是东厂的人在贡院关门前快马加鞭送达的,此前无人见过。
  他忘了儿子没事也能搅出事的本领。
  “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考题很坑人。
  此句选自《论语》,原本是很正常的一句圣人之言。几年前当年陛下在朝堂之上,用不同的断句,解读出五种不同的含义。
  那件事引起士林震动,名家大儒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应。
  在场的考官们还记得当年还是太子的陛下回答:“适合大明的,就是正确的断句方式。”
  送考题的东厂信使火上加油:“陛下得知京师士子的示威游行,临时出了这个考题。陛下将采用答卷中相同断句最多的方法,回应士子的游行。”
  弘治帝脑门子上的青筋直跳:“何意?说清楚!”
  东厂信使朝弘治帝拱手作辑:“回太上皇:若收上来的答卷,大部分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陛下将直接作出最终决定,不向天下人解释理由。”
  “陛下说,参加会试的举子来自各州各府。比官员们更能准确反应当地士子的心态。”
  “太上皇!”考官们纷纷下跪,请求弘治帝圣裁。
  弘治帝头疼欲裂:“照办吧。不然,臭小子又会整出其他幺蛾子!仔细想想,应试举子对此事的看法,的确能代表当地士子的观点。”
  “哎,也不知道谁提点了臭小子。”
  三位副考官之一的杨廷和不停地摇头,绝对不是他!在官员们的密切关注下,大家确定幺蛾子的主意都是陛下本人想的。若是发现有人教唆陛下,那人坟头的草早就一人高!
  同为副考官的戴珊默默吐槽:太上皇您就别给陛下找借口了。一切都是您惯出来的。
  “此科发挥正常之人,将来必定是朝廷栋梁。”杨廷和接收到太上皇的眼神示意,生硬地转移话题。
  众考官面无表情地瞪他。
  贡院里的官兵敲锣打鼓宣布策论考题。
  “让不让人活了!”
  应试的举子五雷轰顶!
  这是什么理由!
  他们的意见怎能取代官员的意见?!
  陛下想害死他们吧?写错了断句,将同时得罪同学、师长、地方父母官、宿老。
  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干脆!
  这还怎么考!
  很多人后悔不迭,他们就不该参加这科会试。
  “禁止喧哗!”戴珊等考官经过商量,分头到各考区巡视,“好好答题!”
  戴珊接过锣鼓,敲锣示意应试举子们们安静。他敲出的锣声很有韵律。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节拍相似。
  远处其他考区也传来相似的锣鼓声。
  聪明的,立刻埋头作答。
  愚笨的……能从千军万马中考中举人参加会试,没有笨蛋。一时没想通的,看到左右埋头书写,很快也能想明白。
  弘治帝长叹一声:“朕退位和没退位有区别吗?”
  臭小子估计算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最终答案。但臭小子准备如何‘使天下人知之’呢?不会再失踪几个人吧?
  “小爷做事更加肆无忌惮了。”一直伺候在旁的陈宽低声道。
  弘治帝气笑:“给雍泰去电。令登州府衙:不得反驳士子们示威游行的请求,不得派兵镇压将可能出现的骚乱。让臭小子好好感受一下汹汹民意!”
  “也该让臭小子撞撞南墙!让他明白‘步子迈得太大会摔倒’的道理!”
  有些道理,千古不变,放之四海皆准。
  朱寿身为社会人,很多道理不但知道,运用得颇有心得。
  厨房管事听见敲门声,以为是护院发现了什么马上开门,结果看到是朱寿,脱下鞋子就准备打。
  “管事,这是俺的卖身钱。俺这辈子都没见多这么多银币!俺放身边不踏实,还是交给管事保管能安心。”朱寿傻嘿嘿地摸摸头。
  管事换上笑脸,重新穿上鞋。摆着胸脯保证替朱寿保管好钱币。顺带递给他房间里存放的油饼,并让他回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