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收粗布
作者:
恣悠悠 更新:2021-11-16 03:00 字数:2081
这次人们在京都,买了些蚕丝被和毛毯,可到了冬季,还是得盖棉被。以往人们睡火炕,每人一床被子就可以。今年全部换成了床,最少得两床被子。
各家的楼房都安装了暖气片,可大伙不是还没用过吗,没人知道暖气倒底是个啥情况。
有了充足的洋线子,韩屯村的妇女,连夜加班织粗布,宽敞的大书房,几乎家家放的都是织布机。
悠悠的红英大舅妈和娘家侄女冬梅,娘俩有空就织布,每天夜里熬到十点多,不到十天,就把一机子布织了出来。
红英舅妈先给悠悠做了一套四件套的床上用品,把悠悠给高兴的,马上铺到了床上。接着就缠着红英舅妈,做了配套的桌布窗帘和抱枕,全部换上后,整个房间充满了乡土气息,古朴而温馨。
智茹看到了,马上就去找自己亲娘去了,小姑娘霸道的,立刻就要和悠悠姐一样的布置,堵着房门不让出,让她娘这就给做。
一大机子布十二勾子,就够给悠悠和智茹做两套的。看着迪迪和志高羡慕的眼光,红英舅妈乐呵呵的继续她的织布大业。
她立志在年前,给全家人没人准备一套粗布的床上用品,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即使加上冬梅,任务也够重的。
悠悠决定,提前开始收购粗布,不论大卫要不要,自己的商城里,这些手工织的粗布,可都是奢侈品,价格超高。
有大卫这个由头,收购粗布没人觉得突兀,外国人的喜好,国人没法理解。能多条挣钱的门路,大伙都高兴。
洋线子的价格高些,可省工省时,悠悠和姥姥商议后,还是按照十元一床的价格收购。
以前手纺的棉布,继续收购,大卫嫌弃褪色,悠悠有办法,后世的技术发达,防止脱色是小菜一碟。
以后洋线子推广开来,手纺的棉布,恐怕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秋收以后,悠悠家开始大量收购粗布,使新石庄的纺纱厂的销量大增。
悠悠家收粗布,不论花色和品质,就一个价格,一勾子布十元钱。即便是原来压箱底的老陈布,只要不霉变,不脱色,悠悠家都收。
原来织棉布,纺线费工夫,一勾子布二斤半线,最少得五天纺出来,一机子十勾布用二十五斤棉线,纺线就得二月。
打线、染线、浆线、撴线,这几道工序,每道都得一天的时间,而且自己纺的棉线,粗细不匀,经常断线。
新石庄卖的“洋线子”,是染好色的拐子线,这几道工序都省了。还特别的结实,轻易不会断线,单股的细纱线也是如此。
十勾一机子的布,用“洋线子”的话,一个妇女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轻松的织出来。
一勾子布合股线用二斤半,每斤二元钱,成本五元,能卖十元。一机子十勾布,就能赚五十元。一个月织两机子布,能赚一百元。
用单股的洗棉线织布,一勾子不能省一斤线,可费工啊,织一勾子布最少得一天半的时间。
一斤线省二元钱,半天的时间少挣二块五,一个月就是十五元,人们都会算帐,所以,开始还有买单股线的,后来就全都买合股线了。
月收入一百元,在现在可算是高收入了,比国家工作人员高了近一倍,可也辛苦多了。
只要有钱赚,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可不怕辛苦。秋收过后,家家户户织机响,天亮织布,晚上掫(zou,做的意思)线穗子。
织棉布的纬线得先做成线穗子,按在织布梭里用,这也得很大的工夫。
现在农村通电的村庄很少,夜里靠煤油灯织布肯定不行,正好掫线穗子。
韩屯村和新石庄的妇女,晚上有电灯,明亮的电灯下,织布一点也不碍事。白天上班,晚上织布,有的甚至熬到夜里十二点。
妇女织布,家里的男爷们勤快多了,做饭干家务,有的甚至帮着掫线穗子。
这些家务活外人看不见,大街小巷剥棉桃的基本上都是男人了。种夏棉就这一样坏处,霜后花多。为了种小麦,过了寒露节,人们就把夏棉拔了,立着放到朝阳的墙根下。
在阳光的照耀下,棉桃逐渐绽开,为了防止沾上碎棉叶,棉桃刚咧嘴,就得及时把棉絮剥出来,剥棉桃其实是一项繁琐的活计。
以往,剥棉桃的都是妇女,今年就换成了男爷们。开始还有人不好意思,看到大伙都这样,也就习惯了。
大家都用“洋线子”织布,新石庄的棉线很快打开了销路。资金迅速回笼,每天的产值六千多,一个月就接近二十万。
新石庄纺纱厂,每天的产量是1.5吨,能织1200勾子布,也就是说够1200个妇女织布,半个张集公社的妇女也供应不过来。
新石庄的纺纱厂,还真让他们的队长看准了,原料不愁,销量也不愁。
可二百万的投入资金,在这个年代可是笔巨款,就是公社一级的财政,能拿出来的也不多。
新石庄纺织厂可以说是开门红,随之而来的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加工皮棉,剩下了大量的棉籽和短绒棉。
国营纺纱厂,原料是国家调拨的皮棉。公社收购站收购的籽棉,在棉厂加工成皮棉,列入国家计划内指标。
新石庄属于集体企业,和韩屯村的肉联厂一样,国家只是允许收购所需原料,价格就得依照市场价了。韩屯收购的生猪,就比国家定价高了接近一倍。
新石庄能够按照国家定价收购棉籽,就算是好的了。至于加工好的皮棉,那是国家计划内的指标,根本不用想。
所以他们从建厂开始就购置了加工皮棉的设备,可漏算了生产皮棉产生的大量棉籽。
三斤籽棉加工一斤皮棉,产生二斤的棉籽。韩屯村每天消耗1.5吨皮棉,就剩下3吨棉籽。几天的时间,库房里的棉籽堆成了山。
国家棉厂的棉籽,自己就有榨油设备,全部加工成棉油。棉油卖给粮食局,棉饼可以做饲料和肥料,卖给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