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此物名为玉米
作者:
囧囧 更新:2022-01-01 22:05 字数:2177
“陛下,这是何物?”
李三才问道。
“早就听闻陛下天资聪颖,在木匠和厨艺一道有非凡的成就,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这应该是陛下发明的食物吧?”
杜斌也问道。
林凡饶有兴趣的看着二人,根据历史的记载,玉米、红薯、土豆都是在清朝时期才大范围的引进的。
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玉米并非是不存在,只是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杜斌和李三才显然也没见过。
“这可不是我发明的食物,而是我种出来的。”
林凡说道。
“种出来的?怎么会如此奇特?我乃是明朝大司农,大明所有的农作物我应该都见过啊,为何这一个没见过?”
杜斌一脸的疑惑。
林凡说道:“咱们先吃,吃过之后我在和你们细说。”
说罢,林凡便是拿起玉米吃了起来,这种食物在后世,几乎每一个人都吃过。
而林凡亲手种出的玉米,味道格外的香甜,一口下去,唇齿留香,杜斌和李三才犹豫片刻,也拿起玉米啃了一口。
“恩!”
二人同时惊呼出声,然后便大口吃了起来,将玉米粒全部啃光,二人看着中间的玉米芯发愣。
“二位爱卿,此物名为玉米,你们刚才吃的黄色部分是玉米棒子,中间的玉米芯是不能吃的,不过,可以用来当木柴烧火做饭。”
林凡笑着说道。
“玉米!好神奇,我吃了一个,居然觉得半饱了,此物可以当作主食!”
杜斌震惊道。
“此物的美味,不下于山珍海味啊,不知此物陛下这里可还有?既然是地里种出来的,那么产量有多大?”
李三才问道。
这个才是他比较关心的,若是这玉米的产量很大,可以大范围推广的话,那大明可就真的不缺粮食了。
“李爱卿倒是问到了点子上了,这玉米的产量,亩产在两千斤左右。”
林凡笑着说道。
“两千斤!”
李三才在震惊道。
“没错,就是两千斤。”
林凡很肯定的说道。
李三才的身子都激动的发抖了,林凡却是能明白李三才为何如此激动,因为在这个时代,可没有袁教授,也没有转基因小麦,小麦的亩产也就四、五百斤,这还是年份好的时候。
玉米可以达到亩产两千斤,这不就等于大明的粮食可以增加四倍甚至是更多吗?若是全国推广,老百姓还会饿肚子吗?
“陛下,真的如您所说,亩产高达两千斤吗?”
杜斌不确定的问道。
他身为大司农,可是非常明白一件事情,若真的有高产的农作物,为何没有见农民种植?
“的确是高达两千斤,而且,这玉米的生长周期只有三个月,也就是说,百姓们收过小麦之后,再种植玉米即可,这样,就等于是百姓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农作物。”
林凡再次说道。
嘶!
杜斌和李三才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一年收获两次,这不就等于是百姓们的收入增加了四五倍,而大明的税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多了。
这样一来,不出两年的时间,百姓们的手里都会有余粮,即便是发生灾害,百姓们也可以自保。
“陛下,微臣斗胆,肯定陛下将这玉米推广给百姓们种植!”
“陛下,这玉米种子,还请赐给微臣啊,微臣一定要推广给所有的百姓!”
二人跪在地上,恳求林凡赐予他们玉米种子。
“你们二人先起来,这玉米种子并非是我不给你们,而是我手里也没多少。”
“其实,这玉米并非是我大明的物种,而是来自西域进贡之物,我前几日在国库之中翻找出来的,种子只有十粒,我种出了十棵玉米,刚才你们吃掉的就是其中三棵的果实。”
林凡说道。
啊!
听到林凡所说,李三才和杜斌简直是想打自己的脸,陛下一共就种出十棵,还被他们吃掉了三棵的果实。
这!
简直是天大的罪过啊!
“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心,这玉米我会在明年春季时培育出足够的种子,然后,你们找一些贵族大范围的种植,然后种出的玉米不准吃,直到将种子发放给每一个百姓之后,当百姓种出了玉米,才可以吃。”
林凡沉声说道。
“陛下英明啊!”
二人齐声说道。
“恩,你们二人也不必拍我的马屁,这北京城之中聚集的粮食,我全部都要,户部没银子了,你们就自己想办法也要给我买下来。”
林凡冷声说道。
刚才,林凡若是说出这种话,二人定然不服,但是,见识过玉米之后,二人对林凡的佩服之情,无以言表。
他们彻底臣服了,林凡要他们做的,他们只会尽力去做。
“陛下,微臣还有一些家底,还认识一些好友,这就回去凑钱,想尽办法也要将北京城的粮食拿下。”
李三才沉声说道。
“恩,你放心,朕不会亏待你,你现在付出多少,到时,朕十倍给你,以后,户部的银子不会少,只会越来越多。”
林凡说道。
“陛下,您当真是圣明!”
李三才激动的说道。
“恩,你们二人快回去办粮食的事情吧,记住,若是有人想要告状,你自己想办法压下去即可,朕不想知道过程,只想知道结果。”
林凡沉声说道。
对于那些士绅、粮商,林凡是一点好感都没,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大局观,只知道自己的利益。
面对辽东的灾害,他们不仅不为大明出一份力,反而是压着粮食不卖给朝廷,甚至是要涨价。
呵呵!
这样的人被戏耍也是活该。
北京城之中,悦来客栈。
“我们来这北京城已经快要七日的时间了,为何还没人收购我们的粮食?是不是陛下反悔了?”
“陛下怎么会反悔呢,我估计啊,是户部尚书在其中搞猫腻,你们也知道,陛下先前是不理朝政的,因此,对于这大明官员的掌控,漏洞百出啊。”
“户部尚书李三才阳奉阴违,居然不顾陛下的旨意,不肯收购我们运送来的粮食,咱们去顺天府告他去!”
外地的粮商全都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