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对夷之策
作者:叫天      更新:2021-03-15 06:19      字数:4239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他,再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前面远处,有一人带着两名随身小厮,正往这边过来。
  这个人,崇祯皇帝自然认识,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庞天寿。原来的御马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被人举报,还是存在贪腐钱财之事,被他贬到凤阳去守皇陵了。
  崇祯皇帝微服私访,自然不想让更多认识他的人看到,便往边上人堆走去,隐于人群之中,就准备等庞天寿走过之后再逛街。
  可是,让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庞天寿没看到他,走过之后,却和刚才想来忽悠他的那人招呼了起来,很显然,他们两人熟悉。
  见到这个情况,崇祯皇帝不由得眉头一皱,心念一动,便随手丢了一颗丙级窃听种子过去。
  顿时,庞天寿和那人的对话就立刻在他面前浮现。
  “亚基楼大人,刚才有一个富商,想说动他入教,却没想被他走脱了!”
  “哦,汤若望神父何在?”
  “就在前面那处房子里,正在等您呢!”
  话就说了这么几句,崇祯皇帝就看到庞天寿直接走了,往一处房子而去。
  见此情况,他不由得眉头一皱,便问方正化道:“庞天寿怎么又叫亚基楼了?”
  听到他问这话,方正化没有犹豫,便立刻回答道:“老爷,这是他的教名。”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确认道:“他入了西方教?”
  “是的,老爷!”方正化继续低着头,马上回答道。
  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被大小事情烦得头疼脑涨,因此,类似的这种杂事,他一直都不知道。哪怕是后世灵魂穿越之后,也是在忙于国家大事,因此这是第一次听说。
  此时一听,他不由得眉头一皱,至少这时候的这个西方教,他是不喜的,当即问道:“府里面,有多少人入了西方教?”
  “回老爷,大概有二三十人吧!”方正化略微一想,就马上回答了一句,不过马上补充道,“其他人等,皆是杂役!”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皱了起来。
  拜清宫剧所赐,他记得一事,就是满清嘉靖年间,有天理教作乱,当时就是有宫内入教的宦官作为内应,攻进了紫禁城内。
  本土的道佛两道,都是佛性了的,没有这种可能。而这个西方教,在这个殖民时代,原本就被崇祯皇帝所不喜,此时一听竟然在宫内发展了教徒,甚至还有像御马监掌印太监这样位高权重的,都入了教,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威胁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的是,这个庞天寿还真干出了危及皇室的事情,不过不是崇祯朝,而是永历朝。在原本那个历史上,大明皇室式微,他又在西方教,特别是葡萄牙的支持下,胆子已经大到了喝斥太后和皇后,甚至想废掉皇后。更甚至于,他还曾威逼永历皇帝禅位给孙可望。
  紫禁城内,就不能出现不在自己掌控之外的事情!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冷笑一声,如今既然知道了,就决不能放之任之!
  这么想着,他便盯着庞天寿走进去的那处房子,一时沉默着。当然,这是表象,实际上,他是在看庞天寿身上的丙级窃听种子所反馈回来的消息。他想知道,庞天寿出宫,要和汤若望见面,是想说什么事情?
  …………
  房子内,看到庞天寿进去,汤若望立刻站了起来,主动迎过去,关切地问道:“亲爱的亚基楼,不知道事情进展如何,太子,皇后等人,可愿入教?”
  “皇后很忙,一直找不到机会。太子也忙,课业繁重,暂时也没机会。”庞天寿听了,皱着眉头说道,“这个事情,实在是急不得的,我试过几次,都没用,一定要花大心思上去,才有可能奏效的!”
  汤若望一听,不由得有点失望道:“这都好些年了,大明皇室这边,一直没有进展,这对我教在大明的传播,很是不利啊!这一点,你千万要上心才好!”
  在原本的时候,大明国内,民不聊生,汤若望等人传教之下,还真是有一些人信了这外来的教。但是,在这几年内,崇祯皇帝奋起,把大明国内的大事一件件地解决,致力于百姓安康,使得汤若望等人的事情,一下变得困难起来。
  更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重农司,开物司这些,让汤若望等人赖以传教的基础,也得到了动摇。原来西夷的那一套,皇上都知道!如此一来,就少了神秘感,也少了震撼,想要通过他们学到的那些西方学识,来影响大明士大夫都难了。
  说起来,还是这西方教和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信仰不同,这是根本。为此,汤若望等人都发愁。他们一直想着,要是传教大业能得到皇室的支持,才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也是如此,他趁着在宫中讲解天文历法知识时,就在宫内传教,还真被他发展了一些教徒,职位最高的,就是这个庞天寿。然而,皇帝那边,原本好像还有点兴趣的,可是,到了后来,就完全把他忘记了一般,这让他很是焦急。因此退而求其次,让庞天寿发展太子、皇后入教,那也是非常好的。
  可是,汤若望却不知道,他这么做,却超出了崇祯皇帝的底线!
  因此,他们在房子里说着这事,外面的崇祯皇帝就一下知道了他们的打算,顿时大怒,立刻便下了一道旨意。
  不过房子里的两人,却是不知道,还在那说着事情,商量着怎么影响太子、皇后。
  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哐当”一声,是有人踹开房门的声音,随后响起了急促地脚步声。
  庞天寿一听,顿时眉头一皱,就只是过了这么一会,就听到外面还传来了喝斥声,似乎是官府的人闯进来了。
  顿时,汤若望立刻看向庞天寿,官府的事情,这位肯定能出面摆平。
  对于这一点,庞天寿也有这个自信,便向汤若望告一声罪,信步走出去,厉声喝问道:“谁人在此放肆?”
  说着话的同时,打开了屋里的门,跨出了门槛,看向庭院外侧。
  只是这一看,他顿时就愣住了。外面确实来了官府的人,不过级别很高,是东厂番子。
  “好威风啊!”一个年轻的声音,从照壁那边传来,带着冷笑,身影已出现在庞天寿视野内,“原来是御马监掌印太监,难怪这么威风!”
  庞天寿原本就听得这声音有点熟悉,有点尖细,应该是同行,再一看之下,立刻认出,那人是东厂提督王承恩。
  这一看清楚之下,顿时,他心中一咯噔,连忙挤出一丝笑容,迎了过去说道:“咱家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厂公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一般来说,御马监掌印太监也是宫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并不会比东厂提督的权势低的。
  但是,在这崇祯朝,特别是这些年内,御马监其实一直是崇祯皇帝直接掌控的,那手下军队,这个掌印太监,指挥不动任何一个人,全都是崇祯皇帝说了才算。可以说,这个御马监掌印太监,就是挂了个名的闲人。
  而东厂这边,却是大明朝的实权衙门。特别是这些年来,厂卫的权势,又重新回来了,之前时候,上到内阁辅臣,下到普通官吏,钱庄商人,都被厂卫给抄了。王承恩这个厂公,任何人都知道,是很受崇祯皇帝信任的。
  因此,庞天寿一见王承恩,姿态便立刻低了几分,那敢正面去怼。
  然而,他不敢怼,王承恩却没有放过他,立刻冷笑一声道:“亚基楼,你的事犯了,随咱家去一趟东厂吧!”
  说到这里,他又吩咐身边的东厂番役道:“去,把里面的西夷也一并请了,都去咱们东厂喝茶!”
  去东厂,还能有什么好事。庞天寿一听之下,顿时大急。从王承恩对他称呼中,他一下便推断出,事情恐怕和入教的事情有关,这么一想,他大概就明白了。
  可是,如此一来,他就更怕了,自己都还没真正地在做,东厂就找上门来了?
  他脑筋急转,就想着应对之策。可东厂番役却没对他客气,立刻上前,拷了他就走。
  没给他一点面子,庞天寿便立刻明白,自己怕是凶多吉少了!要不然,王承恩肯定会留几分情面,至少不会拷他。顿时,他脸色一下便白了。
  正在这时,就听到身后传来呼救声:“庞大人,他们为何抓我,帮我求求情吧……”
  说这话的人,自然是汤若望了。他正说着,就看到转过身来的庞天寿身上,竟然也和他一样烤着锁链,顿时,就傻了。
  他不知道,不止是他们两人,包括宫里的教徒,就只是在短短地一个时辰之内,全部被抓进了东厂。外面的传教场所,也全部被封。
  普通老百姓,对于这个事情,并不关心,但是,大明官员中,却有一些和西夷有关系的,却是着急了。
  比如,农司的陈子龙,还有钦天监的李天经等等,立刻上奏,想要知道东厂为什么封了传教场所,抓了汤若望等人。
  对此,王承恩回答了他们,说这些西夷居心叵测,觊觎皇室,打皇宫内的主意!
  这个事情,其实可大可小。如果往小里说得话,也就随口一句话而已,并不多严重;但要是往重里说得话,那是等同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
  于是,陈子龙和李天经等人,全都上书担保,说汤若望等人绝无谋逆之心,他们只是想传教,却不懂东方的规矩,才会如此的。并且以汤若望等人在科学技术知识上的贡献为理由,上书替汤若望等人求情,甚至他们还搬出了已故徐光启的家人等等。
  就在过年前两天的时候,崇祯皇帝终于对这个事情做出了回应。
  首先,提了汤若望等西夷,明确告诉他们,是因为陈子龙等人的求情,念他们无知,加上对于传播西学有功,可减罪责。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崇祯皇帝把东厂最近调查这些西夷传教所采用的那些手段,全都公布了一番,当然,最重要的是,窥视皇室这个事情,因此,崇祯皇帝做出圣裁,禁止在大明传教。除非他们能把西方所有书籍,除神学之外的那些,全都运一套来大明,并要翻译成汉字,如此才准继续在大明传教。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管什么教,在大明传教的基础,就是要受朝廷管辖,给予类似度牒之类的身份证明,才可以传教。传教的内容,也必须经过朝廷审核,导人向善才行。
  这个判罚决定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就盯着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冷声喝道:“别让朕发现有欺瞒,你在大明这么多年,应该知道欺君之罪是什么。要是敢随意拿些书来欺瞒朕的,不要说以后不可能在大明传教,朕甚至还会提兵杀过去,朕亲自去取!”
  汤若望在东厂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之前干了多蠢的事情,在大明犯了多大的罪,那敢有半分讨价还价之意,连忙应了下来。至于到底要不要做,这个得回去禀告之后才能知道。当然,他也会提醒,大明皇帝几乎无所不精,因此,千万别糊弄大明的皇帝。
  陈子龙等人,听到皇帝的这个决定,则纷纷松了口气。可以说,这个结果,他们是满意的。特别是皇帝还要求他们把西学的书都要让他们送到大明来,他们就更是高兴。中西结合,互为对照,说不定大明的学识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崇祯皇帝在汤若望等人应承之后,语气缓和了一点又道:“我大明好客,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然好酒招待;但是,来得要是心怀不轨之徒,自然也会用拳头招待。你回去之后,可以告诉你们那的那些国家,朕欢迎他们来大明做买卖,互通有无。”
  暂时,他可没想着要去打下欧洲,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无主之地等着去占领。至于欧洲,只是准备作为大明商品的倾销之地,用大明的商品去赚取财富。
  当然,要是西夷敢和大明作对的话,那该收拾他们就还是要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