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 第129节
作者:
米迦乐 更新:2024-01-30 15:50 字数:4667
免费?那必须去!
“看牙贵吗?”
“不知道,那要看跟你们中国的牙医相比。”
“很便宜,洗牙只要……大概40法郎。我的牙很好,没有龋齿。我们那边现在私人的牙科诊所不太靠谱,我都是去口腔医院洗牙。”
“真的很便宜!”伊娃惊呼。
她们问她中国大学是什么样的,问她为什么会来法国留学,对她充满了好奇。巴黎已经有了不少中国人,有些是49年以前来的,有些是49年以后来的。“五月风暴”不过是20多年前的事情,巴黎人还没有忘记这事,当代大学生也多少了解了一点为什么当时的超级大学巴黎大学会分裂成十几所大学。
康妙玟便问她们对“五月风暴”有什么看法。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拆分了巴黎大学,现在几乎所有法国大学都没法跟英国大学相比,大学太小,人太少。”阿梅尔说。大学被拆分的后果是每一所大学的体量都不够大,学生不够多,会导致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也因此各家大学一直在扩招,很多大学除了本部之外,都以分校区的形式逐渐扩招。
“不,最严重的后果是政治氛围开始趋于保守。”
康妙玟点头,“这是必然的。学生太年轻、太冲动,会‘被利用’。”她做了一个手势,3个女生都看懂了。
学生一向是充满热情的,许多国家的星星之火就是从学生这个群体开始燃烧。
*
女生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她们周末一起去了牙医诊所洗牙,还热情的带着两个外国女生游览巴黎。伊迪斯很快买了一辆二手车代步,康妙玟偶尔蹭车一起出去玩。
阿梅尔、伊娃、伊迪斯都有自己的作业小组,每周大概有三个晚上会跟各自的小组在一起做作业。数学系一般没有什么小组作业,主要是各人的研究方向都不太一样,但有讨论小组,一般4、5人,最多不超过10人。
康妙玟第一周便主动提议组建一个讨论小组,班上另两名女生立即响应;第二天,另一个班的两名女生也过来找她,希望她们能组建成纯女生的讨论组。
“可我们的专业方向不一样,这样好吗?”康妙玟先提出来。
“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不喜欢跟男生在一起讨论,他们太喜欢抢话。”莉莉说。她和克拉拉都是代数几何方向的。
康妙玟暗笑:果然,男生各有各的问题,不,毛病,最普遍的就是太喜欢抢话,女生在男生占多数的地方,往往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那好,欢迎你们加入。”她伸出手,愉快的跟莉莉和克拉拉握手。
克拉拉是个黑白混血女孩,肤色不怎么黑,看来混了好几代;莉莉是白人,另两位同班女生一个叫艾玛,一个叫玛丽莲,也都是白人。
她们几个的年龄大多都在22、3岁,都是法国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据法国教育部统计,接受高等教育(本科段)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要低,但从毕业人数来看,女生按时(3年)毕业的比例高于男生,每年有大概10%的学生无法按时毕业,需要留级修够学分,这10%留级的学生中,男生要占80%。
法国大学宽进严出,学习强度很大,挂科是常事,一到期末考试周,到处都是学生鬼哭狼嚎。巴黎高师情况要好很多,毕竟能考进来的都是自带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学生,但学习强度只高不低,卷王进来都得哭。
康妙玟也有这种感觉。科大少年班已经是一时之选,科大现在的生源也很不错,她在科大轻轻松松能够达到全年级前1%的成绩,还觉得自己并没有学的太累,同学们给她的压力不大。在高师只觉得身边个个都是聪明人,没有普通人,更没有笨蛋。
*
5个人的讨论小组效率很高,她们在宿舍或是图书馆看书、讨论,康妙玟一个人住,因此小组讨论通常会在她的宿舍里举行。女生比起男生来说更有同情心,更愿意为他人着想。
她们总是香喷喷的,什么外国人的体味,在女孩子身上是闻不到的。女生很爱干净,每天洗澡洗头,身上带着洗发香波的香味,或者香水味。
她们每次来她宿舍都会带小礼物,有时候是一束花,有时候是几块巧克力。她们带来一些书,经常忘了带走,于是,康妙玟发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
*
到了9月下旬,康妙玟已经熟悉了高师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一开始的激动心情已经平复。她的每一天都有日程计划,周一到周五上午7点起床,洗漱一番,7点半到学生餐厅吃早餐,通常是三明治加牛奶,或是果汁。中午也在学生餐厅吃饭。
如果上午要到六大去上课就6点45起床,会在头一天晚上买好面包。她买了一台双门冰箱,还是比较方便的。
已经在巴黎过了4个周末,差不多把巴黎市区都转了个遍,下个月可以走远一点,比如可以去兰斯看看,兰斯有圣母大教堂,是法国国王的传统加冕教堂,著名的历史古迹。还有阿登省的沙勒维尔,诗人阿瑟·兰波的出生地。
每周给父母打两三次电话,长话短说,国际长途贵着呐。一切都好,确实也挺好,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学习方面……肯定要比本科阶段辛苦一点,不过也还好,聪明的脑袋已经适应了。
奚绣蓝好不容易才克服了空巢老人的寂寞心情。白天上班忙忙碌碌还不觉得有什么,晚上回家看不到女儿,便会伤感的想起女儿远在另一片大陆。
这跟她以前去北京集训不一样,北京嘛,说去就去了,又有集训队的生活老师照顾,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当年那个小小的肉团子长大了,一个人去了异国,当妈的怎么能放心呢?
担心她吃不惯面包牛奶,又担心她睡不好,倒不怎么担心她的学习。
说来好笑,记者采访的时候问到天才少女的童年,奚绣蓝并不觉得自家的女儿小时候跟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样的调皮,还跟男孩子打架呢。
想女儿了便偷偷翻相册,她只生了一个孩子,将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女儿。小肉团子从捧在手心里的小小一团渐渐长大,摇摇摆摆的学会走路,开始学会跑,稚嫩的小奶音喊着“妈妈”。
哎呀!怎么像是一转眼,小团子就要成年了呢?
第160章 无招胜有招
“康小姐!”有人喊她的名字。
她转头一看, 是吴宝珠。
“吴先生。”
“你要出去吗?”
“对,我要去画室,我在学绘画。”
他瞪大眼睛, “我以为你要去图书馆。”
“我下午去过图书馆了。怎么?找我有事吗?”
“我这里有本书, 你看过吗?”
他给她看手里的书的封面, 是法语版的《算数》, 作者丢番图。真是一本太古老的书了。
“没看过。需要看吗?我以为这本书太古老了。”
“这是——费马标注版。”
“噢。你看完了吗?”
“看完了,借给你。”
“好, 谢谢。我带去画室。”她推出自行车。
“你还没买车吗?”
“我还没到能考驾照的年龄,过几个月,或者要等到过了圣诞节。你来法国几年了, 你没有车吗?”
“不需要, 我很少出去。”
“你不出去玩?校园活动呢?兄弟会?”
他笑了笑, “白人不喜欢亚洲人, 他们不带我玩。”
啊,倒也是。
“那你也没有什么损失。我要走了, 明天课上说。”
“好。注意安全——”
呵,大直男!
康妙玟骑上自行车, 一蹬脚蹬,走了。
*
画室里大概有二十来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画的,水平不一。
进去自己找个画架, 坐在小凳子上,拿出自己带的素描铅笔。画室提供画册或石膏模型,她已经过了画几何形的阶段, 可以开始画静物和人头了,人头一般初期会画大卫和小卫, 都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是圣经人物大卫王,小卫是美第奇家族的早死的美男子朱利亚诺。
文森特很快过来,在她画架前面摆放了一组静物:果盘与苹果。
“今天你就画这组静物。”
“素描吗?”
“对。你今天是……我看你素描上30节就可以开始学色彩,先从水粉开始比较好。对了,你周末有时间吗?你应该去美术馆看看。你去过我们法国的美术馆看过吗?”
“去过卢浮宫,看过《蒙娜丽莎的微笑》。”
他低头笑,“你那是游客的角度,我需要你以一位画家的角度去看。”
康妙玟点头,没错,是需要提高一下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欣赏水平,油画尤其要亲临美术馆现场去看真迹。
文森特走开了,去指导另一位学生。
*
取出素描铅笔,根据笔芯的软硬不同,h和b都买了两组,硬铅从h到8h,软铅从b到8b,软铅笔芯含墨量高,颜色较黑,数字越大笔芯含墨越高;硬铅则相反,数字越大颜色越淡。一般很少用h铅笔,买h和hb就足够了,b则是2b、4b、6b用的较多,8b很少用到。
康妙玟一般用hb或2b打型,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的第一指节托着笔杆,笔尾紧贴指根部,小指抵在画板上,然后开始打型。
先画果盘,然后画苹果,红苹果颜色较暗,灯光从上面打下来,苹果必定有明暗面,会有一个“高光点”。
西式绘画的“型”很重要,国画的写意流派其实不要求非常准确的型,这就导致她的30节素描课主要目的是掌握“型”。
当然,西式绘画也不一定要讲究“型”,比如毕加索,比如梵·高,印象派和后现代派等画派就不讲究型的准确度。
可还是要学的,不可能不学,就像功夫一样,“无招胜有招”的前提是先学“有招”,习得的技能还是需要狂刷熟练度才行。
*
素描的好处是带一支铅笔、一个素描本就能画,不讲究场地,平时在图书馆里也能画上几笔。她在国立美院拿到了教授们的课程表,偶尔去国立美院旁听美术史——绘画专业课还是不太好蹭的,水平不一样,教授就算想指导,她的水平也不够。
弗朗索瓦教授有一天给了她500法郎,让她去买颜料或画材。这很有意思,算是一种“艺术赞助”吧,在艺术家来说很常见。欧洲人认为学艺术很花钱(确实很花钱,铅笔、颜料都是耗材),因此有条件又心情好的话,给艺术家一些赞助很正常。
她不知道要买什么颜料,于是去问了文森特,文森特推荐了一种盒装的水粉颜料,还需要有专门画水粉的画笔,因此500法郎一下子就花完了。
水粉拿来画中国画也是可以的,她还买了画架、画板,在宿舍里也架起画板,想起来就画几笔。
仍然是画花卉,女生们带来的各种花卉都成了她的素材,玫瑰、月季、茶花,她差不多一周能画一张。
女生们都觉得她迷人又多才,特别是当她有一天跟女生们在外面餐厅聚会,直接在餐厅的钢琴上彪了一首莫扎特,可把女生们都震住了。
伊娃嚷嚷:“天哪!康!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我们?!”
“我只会弹几首,我的练习时间不够。”康妙玟笑嘻嘻的说。
“已经很了不起啦!”伊迪斯也嚷嚷。
“一般一般,我真的弹得一般。”
她们都一脸的“你骗我”。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还过的很困难呢,”阿梅尔含蓄的说:“我们了解中国太少了。学艺术一直是很花钱的事情,康,你的父母一定很爱你。”
康妙玟连连点头,“是的,我们中国人对感情很含蓄,我们从来不对自己的父母或是孩子说‘爱’,但爱孩子的父母总是愿意将他们的每一分钱花在孩子身上。”
“你真幸福!”
这话不大好接,法国没有计划生育,女生们都不是独生女,家里有哥哥弟弟的,家里的资源一定会倾向哥哥弟弟。阿梅尔有个哥哥,她父母掏钱让哥哥上了昂贵的私立商学院,阿梅尔只能上不要学费的公立大学。